下载此文档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光学分析法是基于检测能量〔电磁辐射〕作用于待测物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或所引起的变化的分析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所有电磁波谱范围。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预、衍射、偏振等。
基于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广义上均称为光分析法。
光学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电磁辐射是高速通过空间的光子流,通常简称为“光〞。
电磁辐射范围: 射线~无线电波所有范围;
相互作用方式: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预、衍射等;
光学分析法在研究物质组成、构造表征、外表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区代的地位!
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不需要以任何物质作为 传播媒介的一种能量。
三个根本过程:
〔1〕能源〔电磁辐射: 射线~无线电波〕提供能量〔辐射能-跃迁:电子跃迁-紫外,振动跃迁-红外,转动跃迁-微波〕;
〔2〕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预、衍射等〕;
〔3〕产生信号〔辐射信号〕 。
根本特点:
〔1〕所有光分析法均包含三个根本过程;
〔2〕选择性测量,不涉及混合物别离〔不同于色谱分析〕;
〔3〕涉及大量光学元器件。
波动性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表现为电磁辐射的
衍射和干预现象。
一、电磁辐射的波动性
周期T —两个相邻矢量极大〔或极小〕通过空间某固定点所需的时间间隔叫做辐射的周期:单位秒〔S〕
频率—每秒钟内电磁场振荡的次数:单位赫〔Hz〕
波长—电磁波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波数—1 cm内波的振动次数:单位cm-1  =1/ 
波速v—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真空中等于光速
c=   =3×1010cm·s-1
之间的关系为:  =C ∕ 
电磁波用周期、频率、波长、波数和波速参数来表征
波动性
波长
频率
c光速=×108m·s-1
=×1010cm·s-1
粒子性 根据量子理论,电磁辐射是在空间高速
运动的光量子流。
普朗克方程将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在一起。
c:光速 (×1010 cm ·s-1);λ:波长(cm);
 :频率(Hz或s-1);σ:波数(cm-1) ; E :能量(ev或J);
h: ×10-34J · ×10-15
P8:例2-1
λ =1 / σ
二、电磁辐射的粒子性
粒子性
普朗克常数
h =×10-34J·s
电磁辐射按照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列.
分子振动能级
~
~
~ μm
~50 μm
近红外区
中红外区
原子的电子能级或
分子的成键电子能级
~
~
200~400nm
400~780nm
近紫外区
可见光区
内层电子能级
×105~ ×102
×102~
~10nm
10~200nm
X射线区
远紫外区
分子转动能级
×10-2~ ×10-4
×10-4~ ×10-7
50~1000 μm
~100cm
远红外区
微波区
电子自旋能级或核自旋能级
×10-7~ ×10-9
1~1000m
射频区
原子核能级
> ×105

r射线区
能级跃迁类型
光子能量/eV
波长范围
波谱区
三、电磁波谱
光学光谱区
12/09/2021
12/09/2021
根据能量上下,电磁波谱又可分为三个区域。
〔1〕高能辐射区 包括 r 射线区和 X 射线区。高
能辐射的粒子性比较突出。
〔3〕低能辐射区 包括微波区和射频区,又称波
谱区。
〔2〕中能辐射区 包括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
区,又称光学光谱区。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964 KB
  • 时间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