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自己良好形象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2页
《礼记》曰:
人无礼不生
事无礼不成
国无礼不宁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创境激趣】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引思明理】
酒 店 老 板 与 无 赖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不行?”
店家说: “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垭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引思明理】
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遗址。在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
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希腊雅典的特尔斐神庙有一段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应该成为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因为人生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净化自己的过程。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每个人生命体都会获得新生,融入到更广阔、更有作为的生命场之中,而群体的生命质量也会得到和谐的提升。”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引思明理】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必须要搞清楚三个W,第一个W是WHO——我是谁;第个W是WHERE——我在什么位置;第个W是WHAT——我想干什么。其实问题挺简单,做到却很不容易。”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引思明理】
认识自我的方法
善于进行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剖析
善于请他人帮助,因为旁观者清
认识自我的内容
比较法、自评法、他评法、心理测验法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2页
【互动在线】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比如在品德、学习、待人接物、劳动等方面。但是在很多时候,自己却不一定能够认识到。那就请同学们帮忙找一找,大家一起做个“帮我找优点”的游戏。
游戏规则:六人一组,每人制作一张卡片,分别给卡片的主人写上一个优点。卡片主人念出卡片上写的内容。
·同伴给自己写下的这些优点,哪些是自己平时没有发现的?有什么感想?
·这些优点中,哪些是自己最想保持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2页
现有的缺点
改造方案
将拥有的优点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引思明理】
中职学生小丽越来越注重自己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表现。当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时,她就会感到特别高兴;当受到他人批评时,则会感到难过、伤心。有人说,这就是自尊的表现。
某大学毕业生设计的桥梁由于计算不精确而倒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学校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记住教训,花重金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铁,用它作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每当学生毕业时,他们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这枚“耻辱戒指”成为促使他们认真工作的动力和压力。
·列举事例,谈谈对上述事例的认识。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中职学生应如何做到自尊?
是虚荣的表现。中学生在追求自尊带来的满足时,常常会陷入虚荣的误区。虚荣的行为表现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在分析事例时,重点分析坏事可以转变成好事,关键是如何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2页
塑造自己良好形象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