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
LT
3
第一课
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构造介绍 2. 学戴古筝指甲(义甲) 3. 古筝坐姿、基本指法“勾”“托”
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入门知识讲解
1 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
(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3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 学戴义甲
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
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
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 演奏姿势
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4
5
指法练习”谱例)
学生练习: 跟着老师的节拍弹奏
教学生进行识谱练习:5上面是指法,下面是音符。弹奏时,先找到所要弹奏的音符对应的琴弦,再看是哪个指法(即用哪个手指弹奏)。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托”: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上,大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托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7
注意:两种指法的练习,是手指主动拨弦,手指的关节要充分活动。不要用整个手臂的移动拨弦。
课后练习:
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熟悉4根绿色琴弦的位置及音名。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弹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或每天练琴半小时)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7
注意:在练习中注意孩子的手腕,既不能向上凸出,也不能向右侧凸出。手腕应放平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住。当孩子的手型开始变样,不要强制性地掰弄孩子的手,应该让孩子先停止练习,将手型重新摆好,再开始练习。
第二课
教学内容:教授指法“抹”与“小撮”
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弹奏指法“勾”“托”,并初步掌握指法“抹”“小撮”,能够准确唱出古筝各个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介绍古筝琴弦的排序及所有的二十一根琴弦
( 倍 低 音 组 ) ( 低 音 组 ) ( 中 音 组) ( 高 音 组 )倍高音组
古筝的弦序是按1、2、3、5、6循环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只要记住其中任意的一组即可推出其它组,共有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倍高音组,唯一特别的是注意倍高音组是由倍高音1一个音构成的,所以共有21根弦。
二. 指法复习及新指法的讲解与练习
1.“勾”: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演奏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练习。
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最好能够培养学生边数节
9
奏边练习的习惯,在心中默念节奏) “托”:教学过程如上。
2. 新授指法“抹”“小撮”
“抹”:符号 \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食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向掌心拨弦。用指尖触弦。手指向掌心方向弯曲(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学生可跟着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抹指法练习”谱例)
“小撮”:符号;该指法的符号是“托”和“抹”的组合,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放在中音2上,抹,托同时弹弦。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小撮指法练习”谱例)
注意:弹奏小撮指法时,大指一定要与食指相对,“抹”、“托”同时触弦,注意触弦后虎口呈圆形。(即两个手指的小关节充分弯曲,有捡豆子的感觉)
课后练习: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熟练指出古筝各部位名称。
古筝入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