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docx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1 / 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第 2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详细举措。难点:对新儒学
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预习自测】
基础知识梳理
问题导引:
一、从“无为”到“有为”
(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提出的背景)
1. 董仲舒的新
1、“无为而治”
儒学与先秦儒学
(1)原由:秦末烽火屡次,社会经济损坏严重。
对比,新在何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平定人心,统治者汲取道家“
”的思想 ( “黄老之
处?联系是什
学” ) ,采纳
政策。
么?
(3)举措:
、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批士兵回家,授与田宅,并免去
必定的
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养精蓄锐, 汉朝的经济实力渐渐恢复和增强, 人民生活平定,社会繁华,国力日盛。
2、“有为”
(1)原由(汉初面对的社会问题) :
内: 的权力日趋膨胀, ,盘据场面正在形成。
外: ,边关危机,威迫着西汉的稳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8 / 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2)目的:为了增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致局势的发展需要,踊跃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汉武帝期间,社会稳固,经济发展,黄老之学已经不可以适应增强中央集权局势发展的需要)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地位: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重点人物。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8 / 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有《 》一书。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糅合 、 和 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
拥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系统。
(2)思想主张:

2.“五经”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依据教材内容,归纳汉代儒学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8 / 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目的
主 张
结果
育情况。
提出“
”和“罢黜百家,
增强中央集权
独尊儒术”
被汉武帝所接受, 有益
宣扬“
”“天人合一”和
于扭转内外废弛的局

”学说
势。
提出“
”为人处世的道
德标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林书屋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