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手指》教学反思
《手指》这篇课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六年级的学生概括课文的内容需要加强,课堂上要设置教学环节扎实训练;阅读教学要指向写作,从阅读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分号的作用、词语的感情色彩也是本学段的训练重点。为此,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教学。
1. 抓住重点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发现课文总分总结构特点,揣摩作者运用排比手法的好处。
3. 运用总分总的顺序,模仿作者的写法,构思作文。
一、课堂是学生的学堂,课堂观察是以学习为中心的。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所作的是在学生困惑的地方帮助点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引导学生用抓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找关键词的方法概括每个手指的特点:从作者的描写中去发现写作方法等。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抛却了热闹的问答,留下了思考和发现的时间,学生从不会到会,逐步学会概括与发现。我想,这样的时间投入是值得的,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课堂就是学生成长的地方。
二、阅读指向写作,阅读教学要为写作打好基础。
阅读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分阶段表述得非常清楚,但是如何在课堂上落实,似乎没有一个答案。2011版课标修订以后,老师们开始关注语言文字运用,变内容分析为语言文字训练,开始寻找课文中的语文因素进行教学。本节课,在教给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上做了一点尝试。让学生用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概括课文;发现课文的表达特点和写作方法等,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渗透。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发现课文的表达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学就应该从学生的困难处展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发现用数自然段的方法,发现课文的结构特点:抓住典型段落(大拇指)一段,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第一个方面比较简单,花费的时间不多,第二个方面探究课文的表达形式是难点,在教学中,我以第二自然段描写大拇指一段为例,先请学生反复读,但是很多学生还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把这段文字变成两种颜色,引导学
《手指》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