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梁弯曲综合实验.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实验目的 。 ,将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二、仪器、设备 1. 力学试验台。 2. 静态应变仪。 3. 辅助工具和量具。 23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当梁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时,工作片的电阻值将随着梁的变形而发生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以分别测量出各对应点的实际应变值。然后根据胡克定律, 计算出相应点的应力值: E ? ?? R R 式中: E为梁材料的弹性模量。梁弯曲变形时,梁纯弯曲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理论计算公式为: z My I ??式中: M为测点所在截面上的弯矩 y为测点至中性轴的距离 Iz为测点所在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4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应变仪电源、预热。 2 测量试件截面尺寸。 3 调整实验台,安装试验梁。 4. 根据试样尺寸及机械性能指标计算试验的许可载荷, 确定分级加载方案。 5. 接线:采用单臂(多点)半桥公共温度补偿将测量片和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所选通道。 6. 设置参数(1)设置应变仪测力通道参数: 载荷标定校正系数,载荷限值。(2)设置应变仪测应变通道参数: 桥路,应变片灵敏系数,应变片电阻值。 5 7. 试测(1)使试样处于完全不受载状态, 对应变仪所选通道调零。(2)测量试测点处应变:根据试测点处应变情况, 如偏离理论值太大时,应对测试装置进行相应调整。(3)使试样处于完全不受载状态下再次平衡各测点通道电桥。 8. 测量待一切正常后开始正式测试,加载,测量实验数据。采用等量加载方式,分五级加载。每增加等量的载荷△F,测得各点相应的应变增量(i为加载级数, j为测点号)。 Y i j?? 6 9. 完成全部试验内容,实验数据经教师检查合格后, 卸掉载荷、关闭电源、拆下引线、整理好实验装置, 将所用工具放回原处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五、实验数据处理六、实验报告七、预习要求 1. 复习梁弯曲正应力公式推导过程和分析方法。 2. 预习 2-2 节应变电测基本理论。 3. 参考数据处理列表,按实验要求,自已设计并绘制好本实验记录表格。 7 BA? AB? i j ji ? ??载荷作用于 A点而在 B点引起的位移,等于同样的载荷作用在 B 点而在 A 点引起的位移,称为位移互等定理,即,式中下标第一个字母表示位移发生的位置,第二个字母表示引起位移的载荷作用点位置。一、实验目的 (简支梁或悬臂梁)。 。 。二、设备和仪器 。 8 三、实验装置与试样实验在多功能力学试验台进行。通过变换支承形式可改变梁的支承结构。若两端铰支,组成简支梁, 如图 3-25 所示。一端固支,一端自由,组成悬臂梁,如图 3-26 所示。若一端固支,一端铰支则组成静不定梁,如图 3-27 9 四、实验原理验证位移互等定理简支梁,如图 3-29 。在A点加载,测得 C点挠度。再在 C点施加同样大小的载荷,测得 A点的挠度。根据所测两个挠度值,验证是否满足位移互等定理。 10 悬臂梁,如图 3-30 。在A点加载,测得 B点挠度。再在 B点施加同样大小的载荷,测得 A点的挠度根据所测两个挠度值,验证是否满足位移互等定理。

五.梁弯曲综合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nfand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