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诗人杜甫卖药的历史故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诗人杜甫卖药的历史故事.doc第2页 /总页数 8 页
关于诗人杜甫卖药的历史故事

【#能力训练# 导语】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其先代由原藉襄阳迁居巩县。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关于诗人杜甫卖药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杜甫卖药】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其先代由原藉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禄山陷长安时,杜逃至凤翔,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唐肃宗还京。不久即弃官,居秦州。又移居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后由剑南节度使严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于湘江途中。他身经安史之乱,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深切的认识,对人民的苦难寄予同情。通过许多优秀作品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形式上,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现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着有《杜工部集》。
沙市中山路中段,有一条石板路的古老狭巷,相传唐代着名诗人杜甫曾在这里住过。沙市在唐代叫沙头镇。
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的早春,杨柳泛绿,新竹吐翠。沙头镇大街上新近开设了一个“百草堂”中药店。门首贴着一副独出心裁的对联:“独活灵芝草,当归何首乌”。店主就是年已五十多岁的诗圣杜甫。他刚从四川夔州东下,来到沙头镇定居下来,就和荆沙一带的老友李之芳、郑审相会,他弟弟杜观也将家眷接来,兄弟团聚,甚为欢洽。当时,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在楚国宋玉的故宅旁边新盖一座住宅,杜甫特地致诗述怀:
第2页 /总页数 8 页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杜甫本想借题发挥,希望卫伯玉象严武一样地把他荐用于朝廷。岂知卫伯玉不学无术,更不懂爱惜人才;加以他的门客从中挑拨,说杜甫自比宋玉,怀才不遇;把你比做楚王,不识人才,最终将和楚宫一样泯灭。从此,卫伯玉对杜甫怀恨在心。
杜甫刚来时由于生活穷困,虽有杜观等亲友接济,毕竟是“寄人衣食”,非长久之计。于是,就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
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甚至实在无钱付还药费的,也就免费赠送。因此百姓称赞,生意兴隆。
常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杜甫的药铺生意一好,其它几家药店的生意自然冷落下来。这几家老板暗恨杜甫这个“外来户”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串通起来,用金钱收买了卫伯玉衙门里一个书吏。这家伙近来在*输得精光,正好有人送财上门,自然满口应承。一天他乘机在卫伯玉面前挑拨道:“老爷啊!你晓得有个杜老倌在镇上开药铺的事吗?”
“嗯!晓得。”
“哎呀!这个杜老倌可神气啦!他在药铺门口招揽顾客,夸下海口,说‘百草堂’里天下药材无所不有,其实,他是想把人家都压垮哩!”
卫伯玉疑惑地问道:“真有这等事吗?”
书吏故弄玄虚地说:“还有一句话,小人不敢讲。”
“啊!”卫伯玉更加奇怪,“什么话?快快讲来!”
书吏凑上前去:“杜老倌自以为才高学深,连老爷你也瞧不起啦!”
第4页 /总页

关于诗人杜甫卖药的历史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12-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