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利与弊》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让学生养成合理利用网络的好习惯,在关注学生感兴 趣的问题基础上,我设计这节以《网络的利与弊》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程注重活动生成过程而不注重结果。这样,这项学习活动就摆脱了分数 和功利性的束缚,使得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给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空
间。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下,特别强调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活 动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容易实现的, 而让学生在自行探究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实事
求是地进行研究,形成各种能力,教师适时、适度的组织引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一)了解、掌握一些电脑与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礼仪知识。
(二)初步学会制订活动方案,撰写调查报告和活动总结。
(三)学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远离不良侵害,让文明的网络伴随他们学习成才,健 康成长。
(四)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五)提高查找、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六)通过实践活动,接触社会,逐步培养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八)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认识世间万物的双重性。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有过上网的经历,对于网络有着不同的
体验与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聊天,有的同学喜欢打游戏, 有的同学喜欢网络文学等,但不管
做什么,中学生总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 他们容易被色情
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 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 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
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技能准备。
.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与班会课相结合,1课时。)
. 了解、掌握有关电脑和网络的基本知识。
(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1课时。)
.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统计归纳的方法,交流询问技巧,撰写调查报告等的集中
培训。(1课时的整体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二)商讨活动的计划。(1课时。)
.把学生关于电脑和网络的问题归类。
.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小组。
.竞选小组长。
.在组长的组织下确立本组的活动方案。 (组内分工、活动时间、活动目标、活动方法
与步骤、成果展示形式等。)
.模拟采访。
商讨活动计划的关键有两部分,一是分组及组内分工,二是活动计划的制定。
(三)设备及相关技术准备。(课余时间进行。)
照相、录音等相关设备的准备及使用方法的个别培训。
五、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上过网吗?上网做什么,是聊天、玩游戏还是查阅资料?上周 我让同学们进行过问卷调查,今天我们就将问卷结果展示一下。(幻灯片展示问卷)
老师:通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上网的人群大部分是青少年,并且“网上聊天”和“网 上游戏”已经成为上网人群的主要活动。因此我们把“网络语言的利于弊”和“中学生沉迷 游戏的危害”作为我们这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主课题。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老师:我批改作业时,发现这样一段话,同学们给我翻译一下。
昨天晚上,我的 GG带着他的“恐龙” GF到我家来吃饭。
网络的利与弊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