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3期震灾防御技术 , 2008年9月 TechnologyforEarthquakeDisasterPrevention September,2008 王晓青,王龙,王岩,丁香,窦爱霞,张飞宇,,3(3):251—258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 摘要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在缺乏足够地面震害调查资料的情况下,通过遥感手段获取灾区震后遥感影像,图像快速处理和震害信息提取,对地震灾害及其损失进行快速评估,将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为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并对实际评估效果进行了评价。关键词:遥感地震应急汶川地震震害评估引言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在交通、通讯和电力等中断,同时又缺乏足够地面震害调查资料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地震应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将十分困难。通过获取灾区震后遥感影像进行灾情判断,将不受灾区交通、通讯等中断的影响,能够快速掌握灾区全面宏观的受灾情况,并进一步提供更为详细的受灾类型、位置和程度等信息。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快速处理和震害信息提取,对地震灾害及其损失进行快速评估,将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为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区主要在山区,受地震引发的严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灾区道路损毁严重,许多重灾区无法抵达,给地震灾情了解、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震后各种遥感影像的迅速获取和分析处理,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大量及时和重要的依据。本文叙述了遥感应急震害评估的基本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实际评估效果进行了评价。 1遥感应急震害评估的基本方法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 1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B02—01—01)资助[收稿日期]2008-08—28 [作者简介]王晓青,男,生于1963年。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防灾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地震危险与灾害损失评估、遥感与GIS应用等。E,mail:wangxiaoq@ 252 震灾防御技术 3卷家,充分发挥航空遥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不受地震破坏影响的优势,在地震发生后,准确、全面地获取了灾情图像信息,并对后续次生灾害进行动态监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1999年土耳其地震、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 2005年巴基斯坦南亚地震等发生后,均采用了遥感手段及时、全面地获取了灾区灾情信息, 并进行了有效的震害损失评估。我国在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1989年大同地震和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发生后,均进行了航空遥感摄影与震害判读(陈鑫连,1992;魏成阶等,1993;杨拮等,1993;张德成,1993;丁军等,1997;王晓青,19
汶川8.0级大地震应急遥感震害评估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