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课新文化运动一、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标志,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能结合史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历史人物的知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活动, 进一步了解和探究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和贡献。 2 、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时,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使学生真正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对救国救民道路的又一次探索。 2 、使学生明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应该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历史意义难点:对“民主”和“科学”口号的理解和对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的认识。三、教学过程导入:( 鲁迅小说集《呐喊》) 鲁迅的这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那么鲁迅为什要呐喊,呐喊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课, 从中找出答案。(一)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师:(图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PPT 上的图片显示的是 1914 年冬至,袁世凯在天坛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 为他策划中的登基称帝做了一次彩排。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攫取后,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但是,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这股逆流面前,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 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呢? 生:答。师: 在当时的情况下, 如果要复古尊孔, 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 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是势不两立的。而此时袁世凯也企图前方百计地曲解和丑化民主制度, 用空泛的道德说教,行恢复专制主义之实。而继辛亥革命之后,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的欢迎。袁世凯的复辟思想与民主思想产生激烈的冲突,于是,新文化运动就爆发了。(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师: 1915 年9 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那么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陈独秀呢? 生:答。师: 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年轻的时候陈独秀曾到日本留学, 在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书刊。从日本回国后,陈独秀面对国难, 宣传爱国救亡,传播民主思想和科学思想。 1915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使陈独秀名声大振。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 陈独秀发表了著名的《敬告青年》, 把救亡国家的希望寄予年轻一代身上。《新青年》出版后,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以批判孔教、批判封建宗法制度、争取个人自由权利为中心的思想运动。因此,《新青年》的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师: 在新文化运动中, 有几个人物非常活跃, 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他们分别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