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柳先生传s.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 .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22课《五柳先生传》
单位:
【课标与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阅读浅易文 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具有独立阅读能
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小传。文章篇幅精短,仅 208
字,就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 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教学中应设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和讨论氛围。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不慕荣利” “守志安贫”的
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五柳先生独特个性。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知道的:初二年级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 有一定的基础,针对于 这种情况,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一、字词交给学生,老师要充分相 信学生,让孩子学会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二、语句共同赏析,句子理解难 于字词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文章中的发现和阅读体会, 先由学生自评自 解,老师侧面帮扶,积极引导。
2. 学生想知道的: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 起的工作,这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 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
3.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字词,语句的基本赏析
4. 对学困生的认识:学法明确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 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 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 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朴素、洗炼、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作者朴素洗炼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背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每种社会形态下都会存 在诸如堂吉•柯德那样保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固守着一种不与时代合作的态度, 用自己的处世态度来鞭策自己的人生,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分析的 态度,汲取他们的优点,来欣赏他们灵魂的闪光点。
二、 预习检查:
1. 放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字,疏通文义。
3.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5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
4. 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号焉 每有会意 造饮辄醉
5. 特殊句式

五柳先生传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