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淮安水路运输.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淮安水路运输摘要: 水路运输在淮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水运主要是利用江、河、湖泊和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营运的, 其最大优势是能耗少、成本低。但与铁路等运输方式相比, 水路运输速度较慢, 受自然气候和条件的影响较大, 断水时就停航, 直接可达性和准时性较差, 因此, 它最适宜于承担运量大, 运距长, 对时间要求不太紧, 运费负担能力相对较低的货运任务。关键词:淮安水路运输现状发展一、淮安水路发展现状淮安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淮安的水运资源十分丰富,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淮河出海航道横贯东西, 盐河航道、洪泽湖航道、金宝航线以及淮沭河、张福河、溪河等航道纵横交错, 具有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条件。淮安位于京杭运河苏北段的中间,经济腹地广阔。沿苏北运河下行至六圩口入长江, 水路 160 公里, 航道开阔、弯道少, 水深全年都在 4 米以上,全程为二级航道,而且仅分布三道船闸,可以保证在 24 个小时内与龙潭港、扬州港、江阴港、太仓港等国际化开放港口进行对接。盐河和淮河入海通道已被交通部纳入国家级航道网规划, 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已经启动, 整治后盐河航道将达到 3 级标准,淮安可通过盐河在纽的独特优势。二、淮安水路发展历程历史上, 一直扼守水陆要冲的淮安盛极一时, 给世人留下了“壮丽东南第一州”、“运河之都”等辉煌篇章。步入近代,在铁路、公路、海运等新兴运输方式的冲击下, 淮安单一的内河枢纽不可避免地落伍了。没能跟上时代步伐的淮安, 一下子被抛进了封闭困顿的泥淖。但是, 淮安并没有在痛苦中就此颓废下去。它在蛰伏、等待。涌动的沿海意识、开放意识, 催动着淮安吹响了“强力推进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 加快构筑大交通”的嘹亮号角。成果丰硕的京杭运河两淮段整治工程、蓄势待发的张福河沟通工程, 特别是一马当先的盐河航道整治工程, 直指 100 公里外的连云港, 在苏北乃至更广袤的中西部腹地与浩瀚海洋之间,开辟了一条沟通世界、腾飞振兴的“希望之路”。至“十一五”末, 境内共有航道总里程 公里, 船闸 12座, 其中等级航道里程 516 公里,占航道总里程的 % ,以京杭运河、盐河、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为主骨架的内河航道网络正在加速成型。与此同时, 淮安还着力加快港口建设和整合的步伐。通过大力整合港口资源, 基本改变了以往小码头零散众多、装卸能力低下、航道经常堵塞等状况;完成了淮安新港、东港、楚州新港、涟水新港、盱眙新港和井神盐业码头工程,开工建设了市盐化工码头、金湖新港、楚州建华管桩码头等项目。五年内, 淮安共增加千吨级泊位 8 个、 500 吨级泊位 41 个,新增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 1440 万吨,港口通过能力达到 4812 万吨,港口大型化、专业化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淮安港( 一城一港) 正在向现代化、专一化、综合性港口的方向发展,通关货物吞吐量稳步提升, 吞吐货物的效率不断提高,而且后续发展潜力巨大。据了解, 淮安于 2007 年率先在苏北运河开通内河集装箱运输航线,现在已拥有 4 条航线, 2010 年完成吞吐量 万标箱,成为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的亮点。总体上来看, 淮安内河集装箱物流产业已经迈开了体系化的步伐,不仅运输方式初步实现了高效率的多式联运,而且整个产业的配套能力越来越强。作为淮安二类口岸的主要作业区, 淮安新港很快便启动

淮安水路运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