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疝的临床表现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9页
【解剖概要】
颅腔被大脑镰、小脑幕分隔为三个彼此相通的分腔。小脑幕以上为幕上腔,幕上腔又分左右两个分腔,容纳大脑左右半球;小脑幕以下为幕下腔,容纳小脑、脑干和延髓。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紧邻海马回和沟回。动眼神经自中脑腹侧的大脑脚内侧发出,也通过小脑幕切迹,在海绵窦的外侧壁上前行至眶上裂。
颅腔的出口为枕骨大孔,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扁桃体在枕骨大孔之上,位于延髓下端的背侧。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9页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9页
【临床表现和诊断】
小脑幕切迹疝
: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躁动不安,频繁呕吐。
:由于阻断了脑干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通路,随脑疝的进展病人出现嗜睡、浅昏迷和深昏迷。
:脑疝初期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缩小,随病情进展,患侧动眼神经麻痹,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应消失,并伴上睑下垂及眼球外斜。晚期,对侧动眼神经因脑干移位也受到推挤时,则相继出现类似变化。
:钩回直接压迫大脑脚,锥体束受累后,病变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
:若脑疝不能及时解除,病情进一步发展,则病人出现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大脑强直,血压骤降,脉搏快弱,呼吸浅而不规则,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9页
枕骨大孔疝
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推向椎管中,又称小脑扁桃体疝。由于颅后窝容积较小,对颅内高压的代偿能力也小,病情变化更快。病人常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病人早期即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瞳孔变化不明显,对呼吸影响大)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9页
小脑幕切迹疝
枕骨大孔疝鉴别表
意识障碍
出现较早。由嗜睡、躁动→浅昏迷→深昏迷
较小脑幕切迹疝出现为晚。由躁动→浅昏迷→深昏迷
瞳孔
不等大。疝侧先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散大、光反应消失
等大。先双侧缩小、光反应迟钝→双侧散大、光反应消失
交叉性瘫痪
疝侧瞳孔先小后大+对侧上下肢瘫痪;或疝侧瞳孔散大、眼睑下垂+对侧上下肢瘫痪(Weber
脑疝的临床表现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