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论文摘要:教育学从其理论奠基到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到理论体系的蓬勃发展,这一过程也是其不断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起推动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思考教育学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应然价值, 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低效的现状, 提出改进策略。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所谓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就是一个是非专业的教师经过有组织的、专门的序列化培养和训练成为专业教师的过程。这是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微观理解。国际劳工组织(ILO)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66 年 10 月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其中第六条就对教师专门职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有学者提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运动是为了满足大学中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们提高地位的需要。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大力宣扬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始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以后美英等国家依靠各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来培养教师。笔者认为,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进程开始得要早很多, 自从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诞生, 这一进程就开始了。中国古代对教书先生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定、规则都蕴含着加强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的内容。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及其在教师培养领域的运用更加速了这一进程。本文试图从对教师教育专业化宏观理解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学科在这一进程中历史作用的演变,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的实际对其价值、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新的审视与思考。一、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变迁(一) 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进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史。二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概括,可划分成这样四个阶段: 1. 教育理论的奠基与教师职业经验化、随意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前。教师这一职业停留在经验化和随意化的阶段, 缺少规范性的理论指导, “学者为师”, 虽然传统教育理论的积淀已经比较深厚, 但对于如何成为合格教师, 如何培养教师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2. 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和教师职业初步专业化的开始。 17 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681 年,法国人拉萨尔举办了“教师讲习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师训练机构。 1695 年,德国教育家弗兰克用教会捐款和私款创办了一个“师资养成所”,但这时教育理论知识尚未真正进入课堂, 教师的培训仅被视为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其后, 经过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的发展和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1776 年 10月, 教育学首次作为一门学科面对---30 位学生讲授。主讲人康德首次提出了“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门科学”, 这在教育史上意义深远, 它唤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意识。赫尔巴特第一次把教育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之上,使教育理论向真正意义的科学卖出了关键的一步。历史进入 19 世纪中后期,在德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出现了一位“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和乌申斯基。第斯多惠著有《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 详尽论述了有关教学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乌申斯基认为, 一个教师应具有教育专业的修养, 他主张师范生必须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 要求在师范学校附近设实习学校。以上历史表明, 教育学自其诞生到逐渐在教师培养上发挥作用, 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其在教师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