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新弗洛伊德主义(zhǔyì)理
第一页,共23页。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quēfá)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
预期(yùqī)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
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jǐnzhāng)(紧张(jǐnzhāng)、担忧、不安全感)
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第1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3页。
三种焦虑(jiāolǜ)类型:
现实焦虑(jiāolǜ)或客观焦虑(jiāolǜ)
神经质焦虑(jiāolǜ)
道德焦虑(jiāolǜ)
第2页/共23页
第三页,共23页。
现实焦虑是由于认识到外界存在着危险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感经历,所谓危险指的是周围环境中任何可能给人带来伤害的因素,对危险的知觉和焦虑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先天的,因为害怕某种事物或环境条件的倾向(qīngxiàng)可以是遗传的,当然,这种倾向(qīngxiàng)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会
神经性焦虑 :指由潜意识(yì shí)冲 突中派生出的焦虑。由于这种冲突是潜意识(yì shí)的所以处于焦虑中的人并没有意识(yì shí)到自己焦虑的原因。
第3页/共23页
第四页,共23页。
道德焦虑产生与“超我”的影响,即当个体的思维,感觉或行为违反了自己最初的价值或道德标准。当个体做错事(甚至只是认为做错事时)超我会制造出内疚,羞愧以及自卑感。道德焦虑是对来自自己良心的惩罚(chéngfá)的恐惧。(焦虑在人类进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4页/共23页
第五页,共23页。
1、应对(yìngduì)焦虑
应对策略:面临可觉察的威胁时处理焦虑的努力。
人们(rén men)应对焦虑的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因时间的不同和引发焦虑的情境的不同而改变。我们把一个人处理压力的一般方法称为他或她的应对风格。
第5页/共23页
第六页,共23页。
2、应对策略(cèlüè)类型
积极应对策略包括个体采取行动来改善情境的那些方面。
回避应对策略是通过把引发焦虑的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来处理焦虑。
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问题,由此克服焦虑。
情绪中心策略:去减轻伴随问题产生(chǎnshēng)的情绪压力。
第6页/共23页
第七页,共23页。
3、应对策略(cèlüè)的效果如何
几乎所有的研究中,积极策略要比回避策略在帮助人们处理压力方面更为有效。
回避策略有时可能在短期内有作用(zuòyòng)。
当一个情境不能被改变时,继续关注内心的情绪反应可能比较有效。
第7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3页。
二、精神分析概念(gàiniàn)和攻击
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塔那托斯
每个人都有一种毁灭自己的本能欲望。由于自我在充分发挥作用,不允许人自我毁灭,于是这种本能转向他人。
其他心理学家整理弗洛伊德的早期论著提出挫折-攻击(gōngjī)假说
第8页/共23页
第九页,共23页。
1、挫折(cuòzhé)与攻击
直接发现(fāxiàn):受挫的人比没有受挫的人行动上更具攻击性。
挫折只为攻击提供了不愉快的强度上的条件。
第9页/共23页
第十页,共23页。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