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题材〕、人物、事件、思想感情等。
一读——“题目〞
back
储光羲?咏山泉?
——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柳中庸?征人怨?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提醒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交代了时间:黄昏;诗的题材〔送别诗〕;交代了诗的内容〔写景—暮雨,抒情诗〕;暗示了思想感情〔离别之情〕。
解读法——读 “题目 〞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缺乏夸,今朝放纵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知人论世〞:“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即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即作者的一些主要生平经历。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边塞诗
盛唐:盛唐精神,豪迈勇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中晚唐:国势式微,悲壮和凄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南宋:外临强敌,内政颓靡,救亡御侮、报国无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
〔2〕作者生平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观点态度、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如:陶潜的隐逸生活;
王维的寄情山水;
苏轼的乐观旷达;
杜甫的忧国忧民等
解读法——读“作者〞
玉 楼 春      
〔宋〕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②惟恐浅。
【注释】①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谪迁随州。
②芳尊:酒杯
台  城①  
韦 庄②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③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
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②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③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思考: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解读法——读“作者〞
三读——“情语〞 〔直接表现情感的字、词、句〕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句中“独〞、“闲〞就是情语,提醒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诗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解读法——读“情语〞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风光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330 KB
  • 时间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