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金融城的小说家们英国《金融时报》艾玛?雅各布斯字号背景评论打印电邮收藏微信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金融危机后,曾有人问不久前去世的美国犯罪小说作家艾尔莫?伦纳德(Elmore Leonard) , 会不会把华尔街的恶人写入小说。他说:“不会——这里有动作元素么?我的读者又不炒股。世界上最无聊的事就是用钱赚钱。”然而,许多企业前主管、银行家和交易员离开了压抑的职场,转行当了作家,为的正是写小说,其中一些人还试图将自己以前的职场经历写进小说里。克里斯?摩根?琼斯(Chris Morgan Jones) 曾任私人调查机构 Kroll 主管。他写过两部惊悚间谍小说《豺狼的那一份》(The Jackal's Share) 和《欺诈代理》(Agent of Deceit) 。这两部小说的主角都是一位名叫本?韦伯斯特(Ben Webster) 的商业间谍。他的写作灵感来自他自己的商界经历。过去他并不认为自己那份工作有价值, 但如今他意识到, 过去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故事和人物素材……那些同事和客户都十分有趣……我过去所从事的工作全都围绕着脏钱。”金融危机后,有几部出自老练作家之手的小说,对鲁莽而不计后果的银行家们进行过详细刻画, 其中包括约翰?兰彻斯特(John Lanchester) 的《资本》(Capital) 、塞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 的《 12 月的一周》(Week in December) 、乔纳森?迪伊(Jonathan Dee) 的《特权》(The Privileges) 、以及亚当?哈斯利特(Adam Haslett) 的《大西洋联盟》(Union Atlantic) 。然而, 对于将工作过的职场写进小说, 曾在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担任律师的威廉?瑞安(William Ryan) 的态度较为谨慎。“你确实需要写些你知道的事,不过你也得写些你自己会喜欢读的东西。我很早就认识到, 如果我要花很长时间写一本书, 我必须自己喜欢读这本书,因为最终我可能是这本书唯一真正的读者。”在担任结构性衍生产品部门法律团队主管时,瑞安很少会收到热情洋溢的赞扬。这位 48 岁的作家回忆道: “那时没人会对我说, ‘我简直等不及要看你的下一份合同’。”然而, 转行写历史惊悚小说之后, 他常常会收到读者发来的电子邮件。他那些小说的故事背景都设定为前苏联。对这位《 12 号部门》(The Twelfth Department) 的作者来说,收到读者的反馈可能是一件令人喜忧掺半的事情:“伦敦金融城(The City) 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地方。不会有莫名其妙的陌生人对你的合同加以评论, 并将评论内容贴到亚马逊(Amazon) 网站上去。而( 作为作家) 你却将自己展露在他人面前, 任人评说, 让每个人来拍砖。”即便是他过去的同事也喜欢来挑点刺, “在书中寻找破绽,然后兴高采烈地(在新书发布会上)向我指出”。迈克尔?里德帕思(Michael Ridpath) 曾任债券交易员和风险资本家。上世纪 90 年代, 他离开伦敦金融城(the City) ,写出了多部金融惊悚小说。当时,他经常会与琳达?戴维斯(Linda Davies) 、保罗?基尔达夫(Paul Kilduff) 和约翰?麦克拉伦(John McLaren) 等由银行家转行当作
逃离金融城的小说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