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366配套栽培技术规程.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 366 配套栽培技术规程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 366 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 200 7 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的高产优质小麦。该品种半冬性,抗病、抗干热风能力较强,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具有 550 公斤以上的生产潜力。为充分发挥该品种优质高产的遗传特性,生产出符合粮食和面粉加工企业要求的优质小麦,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特制定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 366 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1种植基础 土壤质地与肥力基础在适宜种植区域内,土壤类型与土壤肥力对优质小麦的品质起重要作用,两和土和质地偏粘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强,适合种植优质小麦,砂质土漏水漏肥,土壤肥力偏低,不宜种植优质小麦。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 以上,土壤速效氮含量在 80 mg 左右/kg 土, 速效磷含量在 30 mg 左右/kg 土, 氧化钾含量在 110 mg/kg 土以上。达不到此标准的地块,要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增施化肥等措施来实现。 加深耕层,精细整地要实现小麦优质高产,依赖于强大的根系,这就要求加深耕层,为根的生长创造深厚疏松的耕作层。深耕配合精细整地,一是能加深耕层,增加空隙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扩大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养分的范围,尤其提高小麦生育后期吸收土壤深层养分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优质小麦更为重要;二是结合深耕,可以把有机肥掩入土中,使土、肥相融;三是能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以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四是能使土壤上松下实,墒情适宜,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和促进苗全苗壮, 此外还能减轻杂草危害。深耕可以增产,但也不是越深越好,一下耕的太深,反而不利于幼苗早发,所以深耕应根据原有的基础,逐渐加深耕层,深耕必须配合细耙、多耙,注意防旱保墒,尤其在土壤偏粘地块,更应掌握好宜耕期,借以粉碎坷垃,塌实土壤,清除根茬,保住底墒, 使土表平整,利于播种,达到早、深、净、细、实、平的要求。 增加有机肥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指标,培肥地力的中心环节就是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基本手段就是增加有机肥投入,增施以农家肥为主的各种有机肥和秸杆还田。尤其是多施肥效持久,养分含量丰富的农家肥,可以在小麦一生中源源不断供给所需养分,优质小麦比一般小麦生育后期吸氮力强,因而施足农家肥就显得更为重要。要达到亩产 550 公斤以上,应在耕地前亩施优质有机肥(农家肥)3~ 5方,如农家肥不足,每缺 1方,可以补充 10~ 12公斤饼肥。 平衡施肥,科学增加无机肥投入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测土平衡施肥的标准是达到小麦优质、高产;投肥合理高效;生态环境(土壤、水) 不受污染;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一般在亩施农家肥 3~ 5方的基础上,每亩可施纯氮 11~ 12公斤,折合碳铵 65~ 70公斤,折合尿素 24~ 26公斤,五氧化二磷(P 20 5)8~ 9公斤,折合过磷酸钙 50~ 60公斤,或磷酸二铵 18~ 20公斤,如果施用磷酸铵磷肥或硝酸磷肥可适当减少尿素或碳铵的施用量,应以纯氮量计算。亩施氧化钾(K 2 O)6~ 9 公斤,折合氯化钾 10~ 15公斤, 或硫酸钾 12~ 18 公斤,如果土壤氧化钾含量在 2

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366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