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亭集序》教案.doc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1 / 7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
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 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 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
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 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
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 铿铿有致的语言, 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
诗是情感的产品, 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 流到谁的前
1 / 7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7 / 7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 似乎时光倒转, 回到兰亭集会上, 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 直到今天, 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
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 俯 。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 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 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 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 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