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doc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1 / 9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一、教学目的
㈠ 知识目标
1.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2.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
死观。
㈡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㈢ 德育目标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 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3.背诵全文。
㈡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认识作者深沉感叹 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
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 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
中的意义。
三、教学时数: 2 课时。
1 / 9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9 / 9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㈠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 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 尽管兰花多且 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 (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
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 41 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
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 (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㈡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 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 ··固知/一/死生/为/荒诞, 齐/彭殇/为/妄作。 ” 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㈢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 有的近似论说文, 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

关于《兰亭集序》的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知识无限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