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格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第一页,共60页。
题型及趋势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一般不单独命题考查,而大多结合着仿写、扩写、变换句式,诗文阅读鉴赏,写作等命题形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效果;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
①作文写作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②仿写或续写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③诗文鉴赏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第二页,共60页。
常见修辞格的特点及效果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第三页,共60页。
一、比喻
: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第四页,共60页。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例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相比,不是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第五页,共60页。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第六页,共60页。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例如:
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国画。
②思想感情的潮水。
③祖国母亲。
④我的朋友——书籍。
第七页,共60页。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
①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②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的人爱他,也有的人恨他 。
第八页,共60页。
(4)博喻。
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雄的火炬(舒婷《致橡树》)
第九页,共60页。
扩展1
是不是出现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的都是比喻句?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测。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第十页,共60页。
高三语文复习之修辞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