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招贴大师; 这是因为他的作品总是通过寻常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含义,通过隐喻的物体(wùtǐ)联想到实际事物。
他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追求画面的韵律感、层次感,用最简单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shēnkè)的内涵;
第1页/共18页
第一页,共18页。
第2页/共18页
第二页,共18页。
第3页/共18页
第三页,共18页。
冈特·兰堡作品(zuòpǐn)的特点:
深度(shēndù)的分离
式样的转换
张力的凸显
第4页/共18页
第四页,共18页。
深度的分离,是指在空间和层次上的分离,也包括元素的分离,整体(zhěngtǐ)和部分的分离。兰堡的土豆系列作品就具有明显的深度分离特征。
第5页/共18页
第五页,共18页。
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而(cóng ér)成为若干个部分。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互补色的运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
第6页/共18页
第六页,共18页。
土豆与黑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异(jiǒnɡ yì)使得分裂多变的土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
第7页/共18页
第七页,共18页。
画面都是以土豆(tǔdòu)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tǔdòu)的处理方式。他将土豆(tǔdòu)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tǔdòu)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
第8页/共18页
第八页,共18页。
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的想象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分裂上色,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兰堡开创(kāichuàng)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致,他通过平面上的深度分离使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视觉冲击力
第9页/共18页
第九页,共18页。
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并不是偶然为之的。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zuòpǐn),很多招贴都运用了这种深度分离的手法。那是因为当一个平面因为深度分离而显得比原来更容易理解时,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这种简化的形式。
第10页/共18页
第十页,共18页。
设计师分析——冈特兰堡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