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乞巧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两首《乞巧》教案
西水地小学 毕莹
教学目标
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及整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深入情境,富于节奏、有韵律的朗读,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古诗的意境是本诗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学习课题。
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新课,并读写生字“乞”“巧”。
结合课后资料了解“乞巧节”。
二、初读古诗,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
1、介绍诗人林杰的相关信息。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3、检查自读情况,学生朗读,结合学生朗读提出节奏的把握。
4、老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在把握节奏的情况下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自主探究。
1、品读古诗,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对古诗所讲内容初步探索。
2、同桌相互交流讨论诗句含义,教师根据学生所答进行总结。
四、精读古诗,深入学习。
1、学生齐读第一句古诗,学习生字“宵”“霄”,在引导学生翻译古诗第一句“七夕今宵看碧霄”。
2、齐读古诗第二句“牵牛织女渡河桥”,提出“渡”“河桥”,并学习相关字词的意思,之后对其诗意进行翻译。
3、引导学生领悟前两句诗的意境与情感,并通过情感朗读表达出来。
3、学习并朗读第三、四句。
A、齐读古诗三、四句,由“家家”引出乞巧的人多,再由此引出乞巧的方式。
B、由“对月穿针引巧”转回对古诗三四句的学习。由“家家”“穿尽”“几万条” 引导学生体会人们通过乞巧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并通过情感朗读表达对三、四两句的情感领悟。
C、对三四两句诗意进行翻译。
五、范读引路,指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六、熟读成诵
学生有感情的背诵古诗。
七、写话训练
孩子们,你们朗诵古诗的声音已经穿越了浩瀚的银河,传到了牛郎织女的耳朵里,我仿佛听见织女正在赞叹,人间的孩子真会学习啊。我仿佛又听见织女在问,你们不想向我乞取点什么吗?你们有心愿吗?拿起你的纸和笔,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心愿。
八、拓展延伸
欣赏描写七夕的古诗。
板书设计:
天上相会
乞巧
人间乞巧

乞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