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doc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江燕霞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所谓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 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很多教师会 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 思的质量。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教学反思如果走入误区,则收获 甚微,甚至会有危害。
一、反思当前的教学反思,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脱离实践
教学反思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边实践边研究,以实践推动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 所以教学反思应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但有不少教师脱离实践进行反思,即为了反思而反思。
表现:教师A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准备早饭,送儿子上学,然后上班,晚上7点 左右到家,做晚饭、辅导儿了作业。直到9点半左右才有了自己的时间,这时还需要写教学反 思,应付评比,因为学校要求交反思论文。她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查资料,去抄些她认为 没有任何必要的文字,反思让她心烦、焦躁。
该教师没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脱离自身教学实践,仅仅是在应付,压力大、收获小。
(二) 浅尝辄止
反思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深思,深刻性是反思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反思的 最大推动力量来自欲而不能、能而不长、长而不精、精而不通,即《学记》中所讲的“知不足 与知困”状态。教师反思实质是一种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质疑与 批判。
反思是有所求的,求操作上的“会。求实践中的“能、慧”,求理论上的“悟、透”,求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达”。而有些教师在反思时,浅尝辄止,他们不去真正深入、持续地思考 问题,思考往往止于现象,不去认真推敲问题的关键和本质。
表现:教师B经常讲,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我的课呢?我希望大家帮助我。 但当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教师乙最懒于思考问题,总爱找 客观原因,谈问题时经常跑题,泛泛地谈论一些社会上的教育现象。
教师B的表现说明他仅仅具备了反思的想法,但还不具备反思的能力。反思的发生要先 有反思的意识,再有反思的能力才能顺畅进行。
(三) 自我辩护
有些教师进行反思的前提是不伤害自己,他们在反思时往往不能深刻地批判自己、解剖 自己,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归因(尤其是自我归因),他们采取自我辩护的态度,把责任都推 给外界。这是一种危害最大、最不足取的反思态度。
教师之所以在反思中采取自我辩护的态度,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觉得承认自己不如别人 是件非常痛苦和有压力的事情,所以很多教师极力避重就轻,极力减轻自己的责任,极力找些 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当然我们不排除这种辩护有时是由于认识偏差导致的。
表现:教师C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约10年,但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 处,于是他在某场合说:我真羡慕某教师,你看他选对了职业,教学效果很好,科研能力很强, 成果那么多。在另一场合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也一样,只不过我可能选错了 行业,我不太适合做教师。
教师C的上述说法如果不是认识不足,就是在自我辩护。因为他认为,天赋很重要,别
人做得好,主要是因为别人先天就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