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9年《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9年《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2、 小组合作,赏析不同角度的山川之美,并能通过想象用自 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
3、 能品味文章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乱” “竞”等 字。
4、 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5、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现山川之美。
教学准备:U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们忙碌于繁重 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眺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 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朗,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 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
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多媒体显示课题《答 谢中书书》。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1、 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 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 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37岁辞官隐居于茅山,继 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 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 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3、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 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读毕,教师出示朗读节奏:
(略)
2、 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选一学生读课文,其 余同学点评。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
体感知文意。
5、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 句。
理清文章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四、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 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五、 品味、探究作者是怎样描绘景物?
六、 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
2、 学生齐读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 课堂小结。
八、 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课文。
2、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副画面?请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板书设计:
山水相映
山川之美色彩缤纷
晨昏变化
教学反思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 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这是一篇很好 的课文,对于文章的美,主要采用“读”的方法

2019年《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12-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