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前轴锻件表面缺陷分析.pdf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轴锻件表面缺陷分析?丁?红中图分类号:TG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133(2003)10-0086-01 ??我公司生产的30N-01011-B前轴锻造毛坯件重 97?5kgf,属中大型锻件,其基本结构与形状见图1。??一、前轴毛坯的生产工艺 1?该毛坯采用12Mn2VB贝氏体钢锻造,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表1?12Mn2VB钢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B 0?09~0?16 0?30~0?60 2?10~2?65 ?0?035 ?0?035 0?001~0?004 ??12Mn2VB的熔化温度为1520?。 2?使用金属模具,经中频加热床连续加热,温度控制在1190~1220?,第三节感应器出口温度? 1250?,经过辊锻、压弯、预锻、终锻成形,最终经热切边、热校正,下线后强力吹风冷却。 3?锻造中,采用石墨水溶液脱模剂,其配比为1? 15,工艺要求模具润滑每件1次,预、终锻模每锻一件即用喷枪喷润,以防粘模。 4?经实际测算,在锻造过程中,坯料在预锻、终锻上、下模停留时间分别为上模:预锻1~2s,终锻1~2s; 下模:预锻15~17s,终锻12~15s。正常情况下,下模比上模接触锻件时间长,下模由于受锻件的不停烘烤, 温度比上模要高。??二、?鼓包?缺陷组织的检测 1?从法兰?鼓包?缺陷处切取试样进行金相分析后确认其组织为莱氏体,?鼓包?缺陷内有小空洞,与基体有明显的界线,界线以下的基体组织依次为:珠光体+网状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 2?做火花检查,?鼓包?缺陷处含C较高,火花流线较短,且颜色发黄、发红,而?鼓包?缺陷以下的基体火花正常。 3?对?鼓包?缺陷组织的含C量测量为C:0?24~ 0?35%,高出12Mn2VB的正常含C量(C:0?09~ 0?16%)。 4?对?鼓包?缺陷进行硬度检查,为50~60HRC, 12Mn2VB锻件硬度要求20?6~27?6HRC。显然?鼓包?缺陷硬度偏高。 5?现场将10件带有?鼓包?缺陷的锻件进行清理分类,缺陷产生位置为:处于下模(操作端)前端共6 件,处于下模(非操作端)后端共3件,处于下模前、后端皆有为1件,?鼓包?缺陷全部出现在下模位置上。??三、缺陷分析 1?坯料加热时,由于两端温度较低,中间温度较高,温差一般为150~200?,最大温差为300~400?, 而前轴的法兰恰恰处于高温区位置。坯料预锻、终锻时停留在上、下模的时间不同,下模保持着较高的温度。到

前轴锻件表面缺陷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