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锻炼 我健康
————分段统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情境主动提出有关分段统计的问题。
2、学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积极主动地参与统计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学校达标运动会上同学们的立定跳远成绩老师记录下来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了这个表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我立定跳远的成绩;我知道了××同学的成绩;我知道了××成绩最好,……)
(二)、提出问题
这么多的数据,翟老师想了解一下整个班级的立定跳远成绩,你能不能帮助老师把这些数据统计一下?
生:按男女统计。师摇摇头,我还是不能具体了解跳远情况。
生:把成绩相近的放在一起,例如把160、165放在一起。
师:这么多的数据能分成多少呀,还是不好操作。
生:一段一段地分。从100至110为一段,110到120为一段。
听到这种分法,学生的掌声自觉地响起来。
师:这个学生提出了好的创意。那么100至110什么意思?
生:成绩在100至110的都可以把自己的成绩放进这一段。
师:第二段也有110,110到底放在那一段呢?
学生发生了争执,建议把110改成111。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分段的时候,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也不能遗漏。国家对二年级立定跳远是这样规定的。请看屏幕。
谁能说说你的成绩是优秀还是良好?为什么?
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是优秀还是良好,那么,通过这些成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我们班立定跳远成绩优秀的有多少人?良好、达标、待达标的各有多少人?)师相机板书。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优秀的有多少人?良好、达标、待达标的各有多少人呢?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很好的统计的方法,这样的统计方式在数学上称为分段统计。(板书:分段统计)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红点问题,学习分段整理的方法。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同学们看,表上这么多成绩,大大小小,密密麻麻,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统计出各有多少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2)尝试整理,小组交流。
同学们有办法了吗?想不想亲自统计?听清要求,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可以独立统计,也可以合作,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谁统计得既对又快。
(学生整理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你是怎样统计的,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选出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准备班内交流。
我锻炼我健康——分段统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