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doc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1 / 51 / 5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或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中断,并明确指出经营活动是会计主体的主要活动。
9
责权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核算本期本期收入和费用
的一种计量基础,即在收入和费用应该发生时进行计量,而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
实际支付现金时才计量。 20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实际支付现金为标准来核算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
计量基础,即在收入和费用实际收付现金时进行计量,而不必考虑是否应该收付。
20
会计核算 :是指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规对经济活动进行核实与计算。9
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对象。
10
货币计量 :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尺度,并假定币值稳定,来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
经营活动。 13
会计计量 :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根据计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一定的计量
尺度和计量基础,采用规定的计量方法,确定应计入某一会计期的金额,是会计核算
的定量阶段。 19
复式记账 :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
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22
成本计算 :是指记录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价值耗费,即对应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上的全
部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以确定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记录方法。
23
编制会计报表 :根据账簿记录,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会计主体
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23
会计对象 :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企业可具体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货币
形态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6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
利益的资源。 28
营业周期 :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整个期间。
29
流动资产 :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将要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29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
个会计期间(一年)的有形资产。 29
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29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9
权益:是指资产提供者所享有或者可主张的经济利益,反映或者说明产权归属。
31
所有者权益 :是指所有者投入资本所享有或可主张的经济利益,在数额上等于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 31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2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3
会计科目 :就是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
会计学原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