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好习惯的种子》.pdf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等书籍。喜欢读书的教师,往往能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喜欢读书的校领导,往往能影响教师的阅读习惯。每天,我都会在办公室里拿出书籍大声朗读,给学生和教师做出示范。下午第二、第三节课是学生愉快的读书时间。通过读书,学生从书里找到了生活和学习的榜样,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我校正在组织开展省级课题《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策略研究》,全镇师生踊跃参与,我校自主编辑的《久隆镇少先队作文报》已经在镇内出版发行 31期,刊登学生作文780多篇,其中有200多篇已被其他报刊杂志转载。从学生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学生把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悟用文字表达出来,既有真情实感表达,又体现出了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读书行为,它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树立榜样,用真实可感的身边英雄激励学生。一个人德性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心中的榜样英雄。有人说,当下是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像雷锋、张海迪这样的英雄离我们越来越远,很难在学生的心中树立时代的英雄,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开展。何立裕是钦州市的孝心少年楷模,他原来是久隆镇平新小学的学生,父亲年迈,母亲残疾,家庭贫困,家里有年过百岁的祖父母。面对这样的家庭,他不抱怨、不悲伤、不退缩,勇敢地把照顾百岁祖父母的重任扛在了稚嫩的肩上。从 7岁到13岁,从小学生到如今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何立裕同学毫无怨言地照顾着祖父母的生活起居。他的爱心与孝道被邻里广为传颂,他的事迹被广西改革新闻网等媒体争相报道。我们用何立裕同学的事迹来教育全镇3500多名小学生,教育孩子们要尊敬长辈,努力学习,这样的德育比口干舌燥的说教更为有效。崇尚高雅,在关的活动中进行美的教育。真善美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的教育应是 2014—04半月刊区域报道RegionalStories 整体的、和谐的、兼容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我们身边,有人会把一些生活情趣和才艺技能化,将其看作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无关的东西,忽视了它们在道德养成中的正能量,如绘画、书法、音乐和舞蹈等。在我看来,这些才艺绝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而是有着更高的审美情趣和教育功能。我校以“心向党,爱祖国”“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美丽乡村,爱我家园”“常抱感恩心,
《播下好习惯的种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