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原则及运用环境
2系统构成及功能
3闭塞方式
4运营模式
5系统选型及系统配置
1设计原则及运用环境
主要设计原则
(1)系统必须以安全、可靠、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实用为宗旨,满足安全、高效和优质服务的要求。
(2)凡涉及行车安全的设备、电路或系统必须工作可靠,并符合故障-安全的原则。其安全设备的计算机系统应采用冗余计算机结构。
(3)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在牵引供电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条件下,信号系统应安全可靠的正常工作。
(4)车载设备不得超出车辆限界,安装于轨旁的地面设备不得侵入设备限界,设置于站台区域的设备在满足运营要求的前提下应与车站的装修布置相协调。
(5)正线采用双线单向右侧行车方式,特殊情况下能组织反方向行车,反方向行车应具备ATP防护功能;ATO 定点停车、ATS 发车表示器仅按正方向设置。
(6)系统应考虑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和资源共享的要求,系统设备应满足全线工程分期实施的要求及与其他线路信号系统的接口条件,系统预留二期工程的扩展条件。
(7)系统应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设备结构模块化,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展。
(8)信号系统的设备配置应有利于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实现行车指挥及列车运行的自动化、维护管理的现代化。
(9)系统应具有完整性、易于扩展、操作方便、维修简单,符合国内外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发展方向,具有成熟的运营经验,系统构成经济合理,从全生命周期考虑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10)在满足系统设备功能与安全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国内提供的成熟、优质设备和器材;对国内目前尚不能提供的设备,应在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引进设备和技术,引进设备应有切实可行的国产化措施,满足国家有关设备国产化政策的要求。
(11)正线及出入段线纳入ATC 控制范围,车辆段的联锁设备独立设置。
(12)系统应具有中心、车站级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模式,信号系统平时采用中心自动控制,必要时中心调度员可实现人工控制,中心设备或通道故障以及运行需要时可转为车站自动控制或车站人工控制。
(13)正线除道岔区段、降级运行时的列车进路始终端、联络线和其它须防护的特殊位置设置防护信号机及车站出站信号机外,其余均不设地面信号机。正常运营时,正线列车按车载信号的指示运行;工程车及系统进入降级模式情况下,列车以地面信号机显示行车。
长春地铁信号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