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临床医学(lín chuánɡ yī xué)麻疹
第一页,共47页。
(ɡài sh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上呼吸道(shànghūxīdào)卡他症状
眼结合膜炎
口腔粘膜斑
斑丘疹,疹后脱屑,色素沉着
第1页/共47页
第二页,共47页。
麻疹病毒
1 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16000)
2 结构(jiégòu):
病毒核心:RNA,有16000个核苷酸
病毒包膜:基质蛋白M
血凝素H
融合蛋白F
第2页/共47页
第三页,共47页。
病原学
3 只有一个血清型 — 抗原性稳定
4 病毒培养及传代(chuán dài)(人胚肾、猴肾及人羊膜细胞等)— 减毒活疫苗
5 抵抗力弱
第3页/共47页
第四页,共47页。
(liú xínɡ bìnɡ xué)
传染源
——病人(bìngrén)(唯一)
传染期 — 发病前2天~出疹后5天
第4页/共47页
第五页,共47页。
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xué)
传播途径
—— 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
人群(rénqún)易感性
—— 普遍易感
持久免疫力
第5页/共47页
第六页,共47页。
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xué)
流行特征
冬春季
6m~5岁发病率最高
缺乏周期性,流行强度(qiángdù)减弱
年龄后移
轻型多,不典型多
第6页/共47页
第七页,共47页。
(fā bìng)机制与病理解剖
发病过程
V 呼吸道粘膜眼结膜上皮 局部繁殖(fánzhí) 淋巴组织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入血 播散到全身多部
(第二次病毒血症)
位 (呼吸道、眼结合膜、口咽部、皮肤、胃肠道) 发病(发热、出疹)
第7页/共47页
第八页,共47页。
发病(fā bìng)机制
组织损伤机制
1 病毒直接作用
2 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 (重要)麻疹皮疹、巨细胞肺炎(fèiyán)、SSPE、异型麻疹均与免疫致病机制相关
第8页/共47页
第九页,共47页。
病理解剖
基本特点(tèdiǎn)
V 激活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浸润
多个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融合 多核巨细胞
第9页/共47页
第十页,共47页。
临床医学麻疹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