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马寺文学采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马寺实习(文学采风) 实习单位基本情况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 12 公里处, 北依邙山南临洛河,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 68年), 为中国第一古刹, 世界著名伽蓝, 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也是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之一。白马寺自建寺以来, 历代屡有修葺, 唐代前期达到最盛。但安史之乱使白马寺遭到严重的破坏, 明嘉靖三十年重修, 始成今日之规模。文革中白马寺再次遭到破坏, 更是一片萧索, 现存的遗址多为元、明、清时的历史残留。上世纪七十年代, 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要来白马寺参观, 白马寺又一次得到了重建的机会。此后经过几次重修, 原有的建筑规模逐步得到恢复, 但与武则天的鼎盛时期相比,还略差一筹。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 分立左右, 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 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 40 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和佛教文化有重要价值。授课内容(一) 今天的授课内容是文学采风动员及相关要求,主要有以下四部分: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采风,采风的意义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 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周南、召南开始, 与洛阳有关的文学作品就层出不穷。汉赋与洛阳的关系十分密切, 大量的汉赋作品都是在洛阳写下的,所以又有“汉魏文章洛阳半”之说。《全唐诗》收录唐代诗文 5 万余首,其中描述洛阳的超过 5000 首,不仅描绘了当时洛阳美丽的景色,而且表现了当时的民俗活动,洛阳与唐诗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作为是十三朝古都,几度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数骚人墨客汇聚在此从事文学活动, 使得洛阳的景观深深地打上了历史与文学的烙印, 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举行此次文学采风, 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描写龙门石窟、白马寺的作品, 实地体验并将作品与景观相对照, 加深对文学景观的认识和理解。对比历史与今天的差异, 进行乡土教育,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我们对洛阳的文化底蕴的感受以及对洛阳的热爱之情。二、什么是文学采风文学采风始于古代史官的行为,“采风”的本意是收集民间各种文学素材, 来自于“诗经”中的“国风”中的“风”字。在古代, 采风主要是指采集民歌。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很早,历史悠久。公元前五百多年编写的《诗经》,其中《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们都是从民间采来的。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 一些学者从国外引进了民俗学,“采风”二字的含义就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解放后,人们所说的采风,则又限于指采集民间的口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现在一般指通过文学创作人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亲身感悟, 从而达到了解各个区域民俗风情, 历史渊源和人文价值, 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来的一个过程。俗话说历史的心脏在文学中跳动, 通过采风我们能进一步理解历史与文学。三、采风的内容我们此次的采风是狭义上的文学采风, 主要是与河洛文化有关的文学采风。采风的地点是

白马寺文学采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