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日本一直被国际社会视为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之所以称日本为政治上的“矮子”不仅仅因为日本战败后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还因为日本的许多外交政策和外交辞令为人诟病,它的外交行为也经常让人费解。一个国家的国家行为和外交方式必然会受到该国长期存在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的影响,倘若能够了解该国的文化,这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加强互信,消除摩擦会起到有利影响。本文从文化影响外交政策的视角,通过分析日本近现代外交政策中尤为突出的侵略扩张、强权依附、结盟外交、崇尚秩序等现象来论述等级观念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 2. 先行研究自从塞缪尔· 亨廷顿 1993 年发表了《文明的冲突》后,从文化角度去研究国际问题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张清敏(2003) 通过具体分析文化的特点,得出文化因素通过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影响政策的决策者等来实现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的几种途径。并且较为客观地提出文化因素并不作为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只是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虽然不是决定因素,但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外交政策的制定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邢悦(2002) 将文化因素作为一个因变量,研究文化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从文化功能理论出发,认为文化的定位功能、定向功能、规范功能、以及认同功能为外交政策提供观察世界的视角、决定外交政策的价值追求、为外交政策的实施限定范围等。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举足轻重,从文化角度分析外交政策的研究价值日益突出。汪波(2000) 对从政治文化研究外交的这种外交政策研究的学科跨越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详细说明。分析指出: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外交政策,从国家这个有机体的性格特征去解释外交政策,可以把握外交政策的本质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外交政策的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为研究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已经获得众多学者的关注,从文化角度研究外交政策已经得到认可。本文即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等级观念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以上研究得出的观点说明从文化角度研究外交政策的可行性及重要价值。杨清芝(2005) 通过介绍日本等级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说明等级观念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而产生。在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的影响下,日本人崇尚“各得其所, 各安其分”的社会的秩序;同时日本人也习惯用等级观念来看待国际关系问题。本尼迪·克特(2005:34) 曾说过:“日本人是从等级的观点来看待国内问题的, 他们也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国际问题。”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全面阐述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与国民性格,其中就包含对于等级制度的阐述。并且指出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等级制度对其政策和行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李世勇(2010) 通过战略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日本政府“争常”战略的提出原因并深入分析日本“争常”战略与日本战略文化的相关性,揭示了日本战略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并明确指出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战略模式以及“争常”战略形成的核心推动力就是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等级秩序观。可以看出日本的等级观念思想对日本未来的外交战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在研究日本的外交政策时,等级观念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李广民(2006 :1)强调:“日本通过与强者结盟、侵略和凌辱邦交,是战前日本外交的突出特点之一。二十世纪一百年,日本结
等级观念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