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11
word
机 电 班 组 长
培 训 教 案
东 庄 煤 矿
2015 年 5月
第一章、井下接地极装设的规定
一、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压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铁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二、具体规定:
2,厚度不得小于5mm。
2、在钻孔中敷设的电缆不能与主接地极连接时,应单独形成一分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3、如下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与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4、安设标准:
1〕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2〕设置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
5、对接地线的要求:
1〕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扁钢。
2〕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 mm
word
word
3 / 11
word
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3〕接地母线主接地极的连接要用焊接,无条件时,可用直径不小于10毫米镀锌螺栓加防松装置拧紧连接。
6. 对移动变电站高压或低压装设〔检漏〕.综保检漏保护装置,都必须装设辅助接地极。
1〕每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网直接连接禁止将几台设备串联接地,也禁止将几个接地局部串联。
2) 供检漏保护装置作检验用的辅助接地线,应用总断面不小于10平方毫米的橡套电缆.
3)检漏保护装置的辅助接地极应单独设置.
4) 检漏保护装置的辅助接地极与局部接地极的直线距离不小于5米.
5)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和总接的网连接.
,不得兼做它用。
,设置局部接地极、辅助接地极,接地线统一使用钢绞线,,
第二章、煤矿机电安全常识
1、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是: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的无大自然灾害。
2、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俗称沼气,此外还有氮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瓦斯中甲烷含量一般在83%以上。
3、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a、瓦斯达到一定的浓度,一般为5%-16%,低于5%或高于16%只能燃烧。但当混合气体中有煤尘时,会使爆炸下限下降,这是因为煤尘在300-400℃时能释放出大量可燃气体。b、有火源,一般温度在650-750℃之间,c、氧气含量,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在12%以上时就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4、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出现火花、电弧、热外表和灼热颗粒等,它们都具有一定能量,可以成为点燃矿井瓦斯和煤尘的点火源。大量统计资料明确,电火源是井下瓦斯爆炸的主要点火源,约占50%左右。而且随着煤矿井下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与井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电气设备的事故更易发生,因此搞好电气设备的防爆,对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word
word
3 / 11
word
5、矿用电气设备防爆的根本措施
〔1〕采用间隔隔爆技术,比如我们使用的防爆开关,把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引爆瓦斯或煤尘的电气设备置于巩固的具有隔爆结构的外壳内,当隔爆外壳内发生爆炸时不会引起外壳外部瓦斯或煤尘的爆炸。
〔2〕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其特点就是限制热源的热量,使本质安全型设备在事故或故障状态下所产生的电火花不能点燃瓦斯或煤尘,但这种防爆技术只适用于“弱电〞系统。
〔3〕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
东庄煤业机电班组长培训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