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净宗修学五科目.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净业三幅(视频 012 )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报 、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照顾父母晚年生活起居。养父母之心,不令父母忧虑。养父母之志,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 ,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果,才能真正帮助父母了脱生死,圆满孝道。 ,依教奉行。修十善业,大慈大悲,平等的爱一切众生,涵容空有,包容一切, 礼敬诸佛,冤亲平等。【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自性觉,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净。 ,正知正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即依照《无量寿经》中的教诲,依教修行,念佛,修清净心,求生净土。横超三界。 ,遵守国家法制。【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1. 菩提心就是觉悟之心,觉悟世间苦、空、无常。对世间绝对没有贪恋,世间就像旅馆, 一切事情都不计较。如果一边念佛,还一边嗔恨,就不是发菩提心。 2.“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弥陀净土誓愿生,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是我身。生利益众生之心,不可有丝毫我的利益。只有奉献,没有求取。 ,他受用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关怀爱护,只有奉献,没有求取。自受用,清净心、好善好德。 4. 深信因果,念佛成佛,心净则佛土净。口念佛号、心同佛心、行同佛行、愿同佛愿,利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受持大乘经典《无量寿经》依教奉行。 5. 学佛重在熏习,每天都要听经闻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改正自己错误思想、言语、行为,才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二、菩萨六度(视频-013 ) 【布施】 (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是定),布施慈悲欢喜。 2. 看破宇宙万法无所有毕竟空,放下执着。看破自他不二、一多不二、色空不二,放下分别。看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放下起心动念。 。【持戒】 ,不犯威仪,要守法。 :包括佛的教诲、世间法律制度、地方生活习惯、道德理念等等都要遵守。 ,不可造业。【忍辱】 ,了缘,消业。 、要有极大的耐心,耐心成就圆满。 ,要能忍,若无其事,心平气和。克服自己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难舍能舍、难行能行。 ,如大寒大暑,依旧勇猛精进,绝不能懈怠、怨天尤人。 、时间长,要能忍耐。【精进】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纯而不杂,进而不退。菩萨做世间事业统统都是道业。【禅定】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法相都不放在心上。 ,有主宰,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不随境转,顺不生贪,逆不生嗔。 ,受持五科目,依教奉行。 4. 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观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观察一切法法性相同,一切有情众生佛性相同),转前五识为成所做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般若】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三、六和敬(视频-013 ) 【身和同住】保护修学环境、维护好生活环境、令后代能继续生存。【口和不争】 1. 是非纷纭等是空花,梦中说梦何分好丑。与人无争,于世无求。心中只有阿弥陀佛。

净宗修学五科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