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的研究
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该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
坚持“在听的基础上开展说的练习”原则。教师要求学生听英语歌曲,巩固练习听说,培养语感。具体要求是每天回家后坚持听读英语20分钟。听读的时间可安排在早晨,一边洗漱一边听,午饭、晚饭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时间,都是听读英语的好时机,听读的内容一般以书本内容为主,可以预习新知识,也可以复习巩固。另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外多听英语原声影片、英语广播和新闻。学生只有在大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才会有一定量的输出。建立了健全的英语听力系统,学生因此更有信心进行口语表达。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早日养成这个习惯,学生的听读作业,教师要求家长签字,同时对于认真完成这项作业的同学,教师都及时地给与表扬和鼓励,形成了良好的导向。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重视让学生反复听,知道怎样说,更注重了让学生了解语言的语用环境,这样学生清楚了在什么语境中使用什么语句,就能更加准确地进行表达。
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提高口语水平”方案。课堂上,教师尽量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说话时也尽可能地注意为学生学说话创造条件,培养信心,鼓励学生不要怕说错,鼓励他们多开口。学生也因此从不想,害怕说英语到敢说,乐说,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了自信,促进了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说的能力要在说的练习里来培养。教师要求学生多说英语,还要经常说。熟能生巧,说多了,也就会说了。为使学生多说英语,教师起好了示范作用,课上课下多说英语。这样,学生就就仿效老师也多说英语。
课余时间,参与课题研究的所有教师都勤于学习,从书上,网上学习相关理论和经验文章,力求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并将理论跟实施过程紧密相连,适时修改和完善实施方案,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意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能孜孜不倦地去学习钻研,也就是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非常注重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巧妙地将多种朗读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模仿与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培养自然、真实、平等的教学气氛,注重随机式的启发口语教学,巧妙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及时表扬,强化成功体验。教师毫不吝惜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对一些口头表达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只要他们开口说英语了,就适时给予鼓励;他们有一点进步,就给予表扬。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培养了他们对英语的自信心,他们就更喜欢学英语、说英语了。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我们还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
了英语氛围,多途径地进行了口语训练。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跟语文教学一样,要想真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重视朗读,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能更好地促进语言的实际运用。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我们采用如下策略来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分角色朗读,跟老师读,跟录音机读以及配节奏读等多种方式。
口语过程及结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