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一、概念上消化道出血, 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以及胰、胆病变的出血,是常见急症之一。二、临床特点呕血、黑便, 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当失血量在短期内超过全身总量的 25% 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引起头晕、心慌、出冷汗、口渴、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由于灌注量不足引起休克等症状。三、护理评估 1. 询问患者有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 如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胆疾病及血管性疾病等。 2. 评估患者呕血与黑便的量、颜色和性状, 判断出血的量、部位及时间。 3. 评估患者体温、脉搏和血压, 观察患者面色, 评估有无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4.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工作性质,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四、护理措施(一) 一般护理 1. 出血期卧床休息,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 2. 呕血时,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3. 出血期禁食, 出血停止后, 按顺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 4. 经常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 无皱褶。 5. 安慰、体贴病人,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及时清理一切血迹和胃肠引流物,避免恶性刺激。(二)特殊护理 1. 呕血的护理: (1 )侧卧位或半卧位,意识不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准备负压吸引器。( 2 )观察出血情况,并记录颜色、量。(3 )遵医嘱输血、输液、止血,保持静脉通畅。 2. 便血的护理: 便后应擦净, 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应缓慢站立。 3. 疼痛的护理( 1 )硬化治疗后,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时通知医师。(2 )遵医嘱给予抑酸、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 4. 发热的护理:硬化治疗后可有发热,遵医嘱给予输液及抗炎药物, 定时观察体温变化情况。(三) 病情观察 1. 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小时出人量,如出现尿少,常提示血容量不足。 3.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