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1世纪知识大爆炸时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导向,教师不再是“教书先生”, 首先是开展好“爱”的教育。师德见于爱心,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全部,爱学校、爱学生,这样 教师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做到爱学生,用心灵去理解、去欣赏学生;对学生要平等、民主;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学识,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要从爱出发,严格要求,用心灵去理解、去欣赏学生。,“一切从爱出发”,才会“必将获得爱的回报”,才会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能是溺爱,更不能放任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没有纪律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道理,尤其是在是非问题上、在学生学习的问题上等,更要严格要求,要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做到以身示范。
教师欣赏学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所以赏光有平等的思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民主意识。有没有民主意识,是辨别一个教师思想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天天呼唤民主,可如果我们天天在教室里压制民主,学生的民主意识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来;如果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忽视学生的民主要求,就会受到学生的厌弃。
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
面对21世纪知识大爆炸时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