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的形状;明确弹性和弹力的区别;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通过实验区别弹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弹力是施加外力后才会产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各种弹性物体:百洁绵、玻璃片、橡皮筋、直尺、硬币、塑料泡沫、镊子、木块、弹簧、蚂蚁球;拉力器和握力圈,实验记录表等。
一、导入
1、师:(每位学生面前一个百洁绵)同学们,看一看你们面前的物品,认识它吗?
生1(可能):认识,我家里就有,是我妈妈用来洗碗的海棉。
生2(可能):我妈妈洗脸也会用这个。
……
师:对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个是用来清洁厨房的百洁绵。老师现在要给大家布置个任务:对百洁绵施加个动作,如挤一挤、拉一拉、压一压、揉一揉……仔细观察,被你施加了动作后的百洁绵有哪些变化。但前提是要保证百洁绵不被损坏。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汇报交流。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对百洁绵施加了怎样的动作?百洁绵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我用手把它压扁了。
师:这是什么发生改变了?
生1:是它的样子。
师:也可以说是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1:形状
2
(板书:形状)
师: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呢?又发现了什么?
生2:我用手一捏,他就变小了。
师:这是什么发生改变了?
生2:大小?
师:也可以说是他的什么改变了?
(学生答不出,就请另外一名学生回答,再答不出来,教师就直接说“体积”。)
(板书:体积)
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3:……形状和体积都发生了改变。
4、进一步讨论。
师:那当你们松开手以后,百洁棉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百洁绵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师板书:恢复原样)
师小结:我们对手中的百洁绵施加了动作后,就会改变它的形状或体积,去掉你对它施加的力后,他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二、认识弹性:
1、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各组的组长拿出来,里面有:玻璃片、橡皮筋、直尺、硬币、塑料泡沫、镊子、木块、弹簧、蚂蚁球(在黑板右侧贴出词条)。咱们就用刚才观察百洁绵的方法去找找看,其中有没有类似像百洁绵这样的物品?
师:请组长拿出实验表格。在观察中需要大家认真完成这份表格。
出示表格
师:看一看这份表格,每个小组内,两个人一组合作观察其中的三件物品,认真填写。完成后,三份表格汇总,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活动。师巡视。
3、学生汇报。
师:停!请大家看着你手中的表格汇报一下,你们从中找出了哪些跟百洁棉类似的物品。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来的?
3
(说出你用的方法和找到的物品,以及它受力前后的变化)
指名一组。
师:你们这组你们观察了哪些物品?
生1:玻璃片,对它施加了力以后,没有任何变化。我们把橡皮筋向外拉,橡皮筋变长了,(师:形状发生了变化),松开手,橡皮筋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我们用力把直尺扳弯,松开了手,它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师点评:汇报的内容非常详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