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沃土 走出作文困境.doc扎根生活沃土 走出作文困境 ——浅谈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中学王永陆
内容提要
由于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因此是最难培养的。也正因为其具 有创造性,所以又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可实际学习过程中, 教师怕教,学生怕学、怕写的现象已经成为共识。为此笔者从三个方 面探讨了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即培养观察、积累能力;培养认 识、思维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 境。
关键词: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积累;认识、思维;语言、表达;
扎根生活沃土 走出作文困境
——浅谈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南京市江宁区铜井中学王永陆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最难的,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创 造。正因为其创造性,也就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作文困难。原因何在?笔者认 为:一是讲得多,练得少,而且练得不得法;二是写作内容脱离生 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以致作文中出现了说不尽的假话、空话、 套话。“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过去曾拿孙女小学的作文夸耀:童 心童趣跃然纸上,语言虽纯朴,却读来亲切有味。但到初中就差了, 高中就更不行了,辞藻堆砌多了,真话少了,说明作文内容严重脱离 了生活。”(《教师报》)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 身。”(《文章例话》)这就确切地告诉我们,作文能力的培养必须 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必须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
从笔者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扎根生活培养学生的作文能 力,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扎根于生活,培养观察、积累能力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当然也是学生作文的无尽源泉。可现在的情 况是,一方面学生生活面窄,造成了学生作文内容干瘪,没什么可 写;另一方面作文走入了严重的误区:作文抛弃了实实在在的生活, 而且端起架子去胡编生活。这样一来,把本来最有创造力、生命力的
作文陷入了说假话、说空话的绝境。难怪中考、高考中出现了大量的 谎话作文,以致一夜之间凭空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孤儿”和“残疾 人”。
可是,当我们与学生一起谈论国际、国内的大事,一些社会关注 的热点问题时,学生又都非常感兴趣。如美国大选、车臣问题、台湾 问题,“9・11”恐怖事件,NBA、中国申奥成功及一些大的体育竞赛 等,学生们谈得头头是道,甚至有些学生比教师知道的还多。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怎么办?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多 了解学生,多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开阔其视野,引导 和培养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的习惯和能力;另一方面,叶老说得 好:“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累。”所以,教师指导作 文时,命题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 可抒。这样既可以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也便于表现个性和才能。 笔者在作文训练中,曾利用学生的身边社会环境,引导学生练笔,训 练他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命题作文 《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写作前一周,指导学生一定要立足真实的生 活,然后安排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捕捉父母点点滴滴、如丝如缕的 关爱及自己体会这些关爱时的真情实感,坚决摒弃编造生活。一周 后,师生同堂作文。课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令人惊喜。一位男同学 写
扎根生活沃土 走出作文困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