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案例分析
LT
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案例分析
问题1 什么是自主学习?
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提倡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些新理念的提出否定了,原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问题2 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张廷艳老师指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性时应遵循几个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
3.、地点、教材等条件的限制,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学习更加开放.
4.,但它并不是个人封闭式的学习,、帮助,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短.
5.,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
案例分析
某学校两堂《函数》课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析探讨.
课例分析
两堂课是由两个不同的教师上的,上的内容都为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函数》,属于同课异构类上课.两位教师都讲了书上的例题,但教师甲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解,而教师乙只用了不到10分中时间.
例: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 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 L/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200 km时,油箱中还有
多少油?
案例一:教师甲拿起教材,把题目通读了一遍.
教师甲: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在这个题中自变量是哪个?
全班学生:x.
教师甲:因变量是哪个?
全班学生:y.
教师甲:现有汽油?
大部分学生:50 L.
教师甲:平均耗油量呢?
大部分学生: L/km.
教师甲:油箱中的油量y即剩余油量,它应该等于什么呢?
学生1:剩余油量=现有汽油50 L-耗油量(教师板书).
教师甲:甲同学,你起来说一下函数关系的式子.
甲学生:y=50-.
教师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变量x的取值范围,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
学生2:x≥0.
教师甲:是吗?我们在确定函数的自变量时,除了考虑式子本身有意义外,还什么要注意的吗?在这个题中油有限制吗?
少部分学生:哦,要考虑实际意义,x≤500.
教师甲:500是怎么求出来的?
学生3:.
教师甲:我们来总结一下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结: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除了式子本身有意义外,还要使它具有实际意义.
教师甲:……
学生:……
此位教师的板书如下.
解:(1)y=50-0.1x.
(2)由题意知x≤50,
≤50,
≤50得x≤500,所以0≤x≤500.
(3)当x=200时,函数y的值为:y=50-
×200=
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