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网——电子商务专业媒体
谷绿农品:打通供产销的规模化销售
来源:i天下网商 发布时间:2013-4-23
常规渠道很难满足时鲜农业产品的安全运输要求,而五谷杂粮一定程度上难度稍低,只是,物流成本巨大仍然是农业电商的一个壁垒。
从大米的绿色种植、培育到收割完毕,谷物还要进行去谷、脱壳的过程,经过前期加工的称为糙米,糙米二次加工后成为精米,精米还要通过筛选,留下颗粒饱和,色泽鲜亮的大米,才能进入最后的包装环节。
这种需要精细加工,、并且依赖于比较快速的物流反应链的有机农产品,三四年前的市场还不成熟。
标签市场电商化
2009年初,有机农产品在国内的销售已经有迹可循,只是尚没有成熟的标准来定义,这个市场似乎只是个标签市场。只要你贴上有机的标签,价格就会往上翻一些,但其质量没有一定的保证。
谷绿农品在2009年3月成立,创始人王安平当时是浙江大学经济学的在读硕士生。他和伙伴在黑龙江五常找到了优质大米,打算做有机农产品的销售。
但是有机农产品和传统农产品一样,在流通方面存在某些限制,区域的局限性,交易环节繁多,销售渠道窄,成本也高。看上去,农产品走高端似乎难度很大不大可行。
亿邦动力网——电子商务专业媒体
谷绿农品也遇到同样的情况。当时王安平负责基地的开发,在找到黑龙江那边省的生产基地后,谈妥了合作,开始有了自己的有机产品。有了产品后的第二步,是如何将产品卖出去。
传统的产品销售,假如还没有响亮的品牌,其渠道多数是依靠经销代理制。谷绿农品前期所拥有的产品不过几款,都是五谷杂粮。销售依靠线下的一些代理商,或者直接和华东医药等超商合作,产品更多是以礼品的形式卖出去。
除此之外,与其他线下产品一样,为了推广和宣传,谷绿农品每年的都会参加各处的展销会或者农产品博览会都会参加,甚至是一些团购活动也会有参与。但从总体效果来看来说,收效不大。
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尤其是,,王安平与同伴他们发现,国内的农产品交易实际上只能可以称之为贸易,那是粗放式的传统交易模式,不止提货不方便,流通的成本也很高。而他们想要的是将农产品零售出去。
想零售农产品,又想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中间成本,不得不考虑电子商务。
2010年年底,谷绿农品开始筹备转型做电子商务,王安平他们逐步将线下的一些销售渠道砍掉,他们保留了一些常规销售,但是与运营成本很高的小区街边便利店、以及,还有和医药超商的合作,都在减少。
亿邦动力网——电子商务专业媒体
2011年初,谷绿农品正式入驻天猫商城,大米和杂粮虽然是非标准化的产品,但经过包装后,依据包装规格的大小,实际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标准化。这时,谷绿农品由原先的5人创始团队增加为13人的团队,原先的五谷杂粮产品也上升为近28款有机农产品。
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产供销之间并非是完全接通的,有时候销售和生产的断裂会造成库存的积压,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点。
入驻天猫仅一个月,谷绿农品有了爆发式的增长,第一个月的当月销量近20万元。
谷绿农品:打通供产销的规模化销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