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第一页,共31页。
王维(700——761),字摩诘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少有才名,15岁宦游长安,21岁中进士(玄宗开元九年即公元721年),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涯。先后隐居淇上、嵩山、终南山,历任右拾遗、河西节度判官等职。
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中,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因此被定罪入狱,但终获赦免,官复原职,后不断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诵经,卒于辋川别业。
绘画、音律无不精通,被人誉为"文章冠世,画绝千古".
第二页,共31页。
王维
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晚年诗歌以禅入诗,世称“诗佛”。
第三页,共31页。
王维
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
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第四页,共31页。
王维的思想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所以其诗也有两种风格,以天宝初年即王维40岁左右为界。
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负,热情,开朗,雄心勃勃。他在这时期创作的政治诗和边塞游侠诗,洋溢着青春朝气和理想光芒,饱含情韵。
后期,则由于生活上和政治上的一系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他隐遁山林,笃志奉佛,其创作题材也转向了山水田园,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写出‘种清幽澄净的意境,寄寓着作者宁静淡泊的心情,有时甚至流露出一种冷寂凄清的色彩,形成一种空寂旷淡的艺术风格。
第五页,共31页。
王维诗的特点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他的田园诗虽不脱隐士气息和闲适情调,却反映了诗人在厌恶官场龌龊的同时,对农村充满生机和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这类题材的代表作有《积雨辋川庄作》等。
第六页,共31页。
解题
积雨,指连日阴雨,点出创作时的天气。
辋川庄,王维晚年隐居之地,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点明了创作的地点。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在辋川,信奉佛教,寻访山林,怡然自得。
第七页,共31页。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感知朗读,把握节奏
第八页,共31页。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与世无争无人猜忌;海鸥疑心,何仍不信飞舞不停。
农家生活
自然景色
幽居生活
与世无争
乐
美
静
空
第九页,共31页。
第十页,共31页。
积雨辋川庄作-优秀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