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门到门道路旅客运输的一些思考[ 摘要] :本文通过门到门中长途旅客道路运输是指乘客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全部运输过程, 包括中间可能涉及到的起点至汽车站、汽车站换乘至汽车站、汽车站至目的地等环节均由承运人负责, 无须旅客再办理任何其他中间环节手续。其实质就是道路运输企业通过加强运输组织, 整合出租运输功能、班线运输功能为一体, 使乘客只购买一张票, 便能享受全程服务。相对于门到门的货物道路运输,门到门旅客运输在我国发展缓慢, 仅局限于少数机场的门到门班车服务, 旅游景点与宾馆之间的运输服务, 而对于普遍意义上的门到门道路旅客运输, 还停留在摸索阶段。一、门到门道路旅客运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公铁竞争日益激烈,道路运输企业必须创新出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铁路的不断兴建以及铁路提速的影响, 铁路和公路的竞争日益激烈, 尤其是动车组的开通之后, 道路客运企业面临的压力甚至超过了高油价。以合肥为例,自合宁沪铁路动车组于 2008 年8月1日开通后, 合肥至南京公路运输客流比去年同期下降 50% , 客流量由去年每日 700-800 人次下降到 300-400 人次。面对着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道路运输作为最基础性的交通运输方式,必须深入挖掘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道路运输的技术特性。实现门到门的旅客运输服务, 既是道路运输实现“三个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道路运输企业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良好途径。 满足高品质需求增长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像对其它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一样,人们也越来越追求出行的便捷化。从我国道路运输发展的现状来看, 道路运输行业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供给不足的矛盾,但与社会不断增长的运输层次来看,高品质、个性化、便捷化的供给仍显不足。发展门到门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 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是转变道路运输发展的一个良好方式, 道路运输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开展门到门旅客运输提供了市场实施主体保障较之普通的班线运输,门到门旅客道路运输服务延伸线更长,涉及面更广, 需要企业在平台建设、运营组织上有较强操控力, 单车经营主体和规模小的企业难以有效的衔接各个环节。近年来,各地交通运管部门通过遵循“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方针, 促进了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为道路运输企业开展门到门旅客运输提供了组织保障。二、门到门道路旅客运输的市场目标群体分析通过对门到门旅客道路运输的特性分析可知,市场目标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抓住某类或某几类群体。 夜班车群体夜班车群体是指夜间到达目的地汽车站的乘客,由于在夜间换乘、或坐出租车、公交等方式到达最终目的地存在一定的不方便性, 对门到门的旅客运输服务有较大需求。 外出打工者子女群体在中西部地区,有大量的外出务工者。以安徽省为例, 07 年外出务工人员大 1100 余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子女留在老家上学,在假期将子女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来团聚。由于许多外出打工者的子女年龄尚小,还不具备独立乘车的能力, 门到门的旅客运输服务依托一站式的服务, 可以提供将乘客直接送抵外出务工者家中或工作单位的服务, 省去了外出务工者往返接送的劳顿。 老龄人和残疾人群体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到 2007 年
门到门旅客运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