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丽乡村行动计划.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共义乌市委( 通知) 市委〔 2011 〕 20号★关于印发《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 年) 》的通知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机关各单位: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 年)》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义乌市委义乌市人民政府 2011 年3月 22日主题词: 农村工作美丽乡村行动计划通知抄送:市诸领导中共义乌市委办公室 201 1年3月 23日印发(共印 240 份) 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 年) “十一五”以来, 我市认真实施《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 立足城乡统筹发展,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的成效。为深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根据《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 年)》和《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 特制定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 年)。一、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化”同步推进为导向,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 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载体, 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 突出重点、连片推进、打造精品, 着力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2 、总体目标。力争至 2015 年, 全市 80% 以上的农村创建成为美丽乡村。 2011 年全市 20% 以上的农村创建成为美丽乡村。总体实现以下目标: ---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显著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示范村。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农民实现充分就业、村域经济日益发达。“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 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环境不断改善。村庄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至 201 5 年,创建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乡镇”1 个以上,建成一批有特色、效果好的森林村庄。完成农房改造 60000 户, 完成“异地奔小康”工程 3000 户。--- 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至 201 5 年, 建成 609 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创建 280 个市级示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 98%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 70% 。---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农村自来水接水率达到 100% ,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 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 民主法制、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村民自治不断深化, 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3 、工作要求。——坚持统筹规划、梯度推进。坚持市域一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根据村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历史、文化等不同条件, 因村制宜地确定创建重点, 力争各个村庄形成独特魅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村一品”。在工作步骤上, 设立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的梯次培育体系,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基础上, 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着力推进旧村改造, 突出产业发达、高度融入城市文明的特点; 中心村着力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 突出要素集约、基础完善、群众生产生活便捷的特色; 山区村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的特色。——坚持项目推动、重点突破。重点选取连线连片的风景秀丽区块, 以建设重点工程的办法,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实施, 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魅力、令人向往的精品区块。通过“点”上的重点突破, 带动“面”上的整体提升, 逐步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幸福优先。始终把和谐幸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引导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二、主要任务(一)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把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 着力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美丽乡村行动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257909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