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简介党委书记郑德涛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分管干部、组织工作。校长黄达人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分管人事、学科建设、财务、研究生教育,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副书记李萍分管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友会,协助书记分管干部工作。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梁庆寅分管纪检、监察、审计、离退休工作、信访、保密、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科科研,协助校长分管文科学科建设。副书记兼副校长颜光美分管党委办公室、统战、教代会、工会、图书馆、档案馆、学报。副书记朱孔军分管宣传、政策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含就业)、共青团、武装工作。副校长汪建平分管附属医院、医学部、保健、教职工和学生公费医疗。副校长许家瑞分管实验室与设备建设、招投标、测试中心、网络与信息,协助校长分管财务。副校长许宁生分管国际合作与交流、港澳台事务,协助校长分管理科学科建设。副校长喻世友分管总务(含卫生防疫)、房地产、基建、大学科技园、出版社、校办产业、后勤、保卫。副校长黎孟枫协助校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和医科学科建设,协管医科本科教育,兼任中山医学院院长。副校长陈春声分管校长办公室、本科教育(含招生工作)、高等继续教育、体育、东校区、附属学校。副校长徐安龙分管理科科研、医科科研。校长助理李祥之协助管理总务、离退休工作。校长助理魏明海协助管理产业集团。校长助理夏亮辉协助管理理科和医科科研。校长助理保继刚协助管理珠海校区。学校简介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 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 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 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 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 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办学条件和学科优势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开放办学与国际合作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 195 2 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1835 年,美国的伯驾医生在广州设立医局,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博济医院, 并于 1866 年设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科教育机构; 1888 年,由美国人开设的格致书院在广州开学,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博济医学堂和格致书院, 开启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1924 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 1926 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 7个学院。 1935 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 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
中山大学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