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息简报第1期 2012 年 11 月 16 日一. 10 月全国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增 51% 房产交易增多中新网 11月 14 日电今日, 国家财政部发布 2012 年 10 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公告显示, 10 月份, 全国财政收入 10444 亿元, 比去年同月增加 1255 亿元, 增长 % 。受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当月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增加 110 亿元,增长 % 。数据显示, 10 月份,营业税收入 1539 亿元,同比增加 263 亿元,增长 % 。其中, 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增加 110 亿元,增长 % ,主要是受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增加, 以及去年 10 月份起收入明显下滑、基数较低( 同比下降 %) 的影响;建筑业营业税同比增加 56 亿元,增长 25% ;金融业营业税同比增加 110 亿元,增长 % 二. “十八大”五大房地产关键词透出信号继续调控在整个十八大期间,各方面有关房地产领域的消息相对平静,数量并不太多,主要是在十八大记者招待会上,住房领域作为重要民生领域被聚焦。近 10 天的大会期间,在胡锦涛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的答记者问中, 其中包括有人均收入翻番这样的目标会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 对地产无疑是个利好。但决策层整体关于“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放松”这样的表态, 释放出来的信息是,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仍然不会放松。因此,预计十八大后房地产市场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 1. 人均收入 2. 房价 3. 调控政策 4. 保障性住房 5. 征地制度三. 征地制度将改革农民有主人地位征地才能公平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 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提出改革征地制度可谓正当其时。在我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征地规模越来越大, 但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配机制欠缺, 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后, 没有分享到应享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农村目前最尖锐的矛盾之一,就是征地问题。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利益分配。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诸多缺陷, 比如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随意征用土地;农用地被非法征用却用于非公益项目;征地程序中政府与集体、农民的主体地位严重不对等; 农民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土地流转中的协商和谈判;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且时常不能足额到位等。一言以蔽之,现行征地制度的问题症结,在于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不是土地的“主人”,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导致征地收益向政府、开发商等倾斜,农民利益受损严重。而要改革征地制度,目标和路径显然已很清晰,即:理顺农村土地收益的分配机制,确立农民在集体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不仅要扭转过去征地标准不明确、补偿标准过低的显性问题, 还要从根本上重塑农民主体地位及其保障机制, 使农民真正成为征地过程中的决策主体、利益主体,使征地过程反映农民的意愿。为此, 当尽快制定完善农村集体土地
信息简报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