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安全防范知识手册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安全, 顺利完成学业。请各学院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组织广大同学学习有关知识,掌握安全防范基本技能,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证自身安全, 维护学校秩序,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一、防火知识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之一,发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火灾,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学生应该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知识,以备不测。 1. 引起火灾的火源有哪些火源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直接火源有: (1) 明火、灯火,如火柴、打火机火焰,香烟点火,烧红的电热丝等; (2) 电火花; (3) 雷电火等。间接火源有: (1) 加热起火; (2) 本身自燃起火等。这些火源,同学们在学习生活、试验中都可能接触到, 只有认识和掌握它的存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认真对待,一般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2. 如何预防火灾发生(1 )注意用电安全,不违章用电,不乱拉电线、使用禁用电器。若发现火灾隐患,每个同学都有责任向学校报告。(2 )不使用蜡烛等明火照明用具。(3 )不在教室、宿舍以及公共场所吸烟,不乱丢烟头、火种。(4 )不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5 )不在宿舍擅自使用煤炉、液化炉、酒精炉等灶具。(6 )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7 )不在楼道堆放杂物,不焚烧垃圾。(8 )遇火灾险情,先关闭房内电源,并拨打校内报警电话,可视火情拨“ 119 ”报警。 3. 怎样打火警电话全国统一规范使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 119 ”, 拨打火警电话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要沉着镇定。在任何电话上都可直接拨打。(2 )在听到对方报“消防队”时,要讲清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单位, 并尽可能讲清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3) 要注意对方的提问, 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 以便联系。(4 )打完电话后,可立即派人在门口和消防车必经之处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 4. 灭火的基本方法(1 )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 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 关闭电源, 可燃气、液体管道阀门; 拆除与燃烧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2 )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3) 冷却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 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该物的燃点以下时, 燃烧就停止了。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冷却降温。此方法不宜用于电器失火。(4) 抑制法: 这种方法是用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如 1211) 喷向火焰, 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燃烧链反应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以上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 一种或多种方法并用, 以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5. 火灾逃生自救(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2 )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3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4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 身上着火, 千万不要奔跑, 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6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7 )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
大学生校园安全防范知识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