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自然灾害应对
第一节 水灾与预防
第二节 地震与预防
【学习目标】
,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
,避免溺水和雷电危害。
,学会应急逃生技巧。
一、水灾的危害
二、防灾自救
、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如果住在这些地方,特别是处在低洼地带的学校,当遇有连续暴雨或大暴雨时必须格外小心,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变化。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按照预定路线和目的地撤离。
,应备足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妥善安置家庭贵重物品。如果洪水涌进屋内,要立即设法爬上房顶、就近高处或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千万不能独自游泳转移。
,收集手电、口哨、镜子、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可作为信号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准备。如在山区遇到连降大雨,应避免渡河,以防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的伤害。
,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浮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如果离岸较远,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或船,就不要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无论遇到何种情形都不要慌乱,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还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一、地震常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而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二、地震发生后的应对与逃生
(1)家庭避震。
1)选择合适避震空间,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2)做好自我保护。镇定地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条件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土、毒气。
(2)公共场所避震。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不要慌乱,否则易造成秩序混乱,人群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1)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第七章 自然灾害应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