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叫“时势造英雄”。所谓时势,乃社会剧烈变动的环境气候;所谓英雄,乃乘势而上,勇立潮头,为民谋幸福的领袖。然而,时势往往也造就了另一类畸形“英雄”。这类“英雄”以最革命、最正确、最光辉的形象显赫一时,而背地里却干着最卑鄙、最肮脏、最阴险的勾当。这类“英雄”当面是人,背后是鬼,逆历史潮流而动,唯一己私利
是争;他们对权势和金钱顶礼膜拜,对正直和善良践踏欺凌;他们视人的尊严为粪土,将黎民百姓的脊梁当作自己晋升的官阶!这类实例不胜枚举。“文革”时势造就的此类“英雄”,上有“四人帮”、康生、陈伯达,下有聂元梓、蒯大富等“造反派”;改革开放年代也有这类“副产品”,从吕作敏到牟其中,从成克杰到慕绥新……我们看到,能够早一日揭露这些曾为“英雄”实为人渣的嘴脸,实乃社会之幸事、人民之幸事、时代之幸事!
这个故事将要登场的主角,其言行可能远没某些“英雄”那么极端,但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人要是多了起来,这一类事要是任其发展,我们的企业乃至我们的国家将会潜伏着很大危险!
这个主角,就是我们单位的D官员。
由于单位太大,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姑且按单位内部级别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分别称之为A级单位、B级单位和C级单位。
D官员年龄不大,属于“跨世纪的年轻干部”,今年40岁还差一点。D官员能量不小,近10年官阶一路飙升,今年已冲出我们A级单位,听说最近被国家机关某部推荐,马上将走向西部某省挂职锻炼。
应该说,80年代末D官员刚参加工作时确实是个不错的青年。那时他在一个C级单位当技术员,见人一脸笑,谦虚又腼腆。一次在现场同一工人发生纠纷,那人狠狠打了他几拳。唉,大学才毕业,工作没两年,单位里挨了打,确实惹人怜。他那在北京某国家机关工作的弟弟写信给当时的A级单位领导为其兄喊冤。由此,我们的D官员因祸得福了,A级单位领导注意上了这位年轻的技术员。很快,他当上了领导的随行秘书,主要工作——拎包、跟班。可别小瞧这拎包和跟班,D官员政治生涯的序幕由此拉开,他的所有政治潜能由此得到了开发并逐渐释放出来!
90年代初,D官员来我们B级单位任行政副职,他分工负责单位最大的一个项目中的一个工作面。他年轻脑袋活,政绩也不错,但他最致命的问题也就在那时开始显露出来——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跟他同级别但年龄几乎大他一倍的干部,他要么直呼其名,要么不理不睬;对当时的顶头上司——行政正职他是当面挖苦,背后贬低,急欲取而代之。后来他果然得逞了,然后就进一步把前任正
职朝脚下踩,工作中处处给小鞋。对下面的工作人员他经常当面挖苦讽刺、随意大会点名、罚站,简直是家常便饭。一位老统计员因统计口径与他不同所以计算结果略有差别,他把别人喊来当面挖苦:来,我教你算算术!一位老工程师递交一份报告给他批,他竟讥笑别人:你这写的什么字?连我上小学的女儿都不如!当然,他也不是24小时板着脸,面对能影响他提升的高级官员他可是毕恭毕敬,笑口常开。所以不足为怪,他就凭这样对下对上截然不同的两副嘴脸,竟然能官位连升。从B级单位副职到B级单位正职,再到A级单位副职,一直到调出A级单位,就那点毛病不但从来没改,反而变本加厉,日益突出。以至全A级单位上下都知道D官员的厉害,只不过那些有涵养的领导人没有跟他一般见识罢了。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D官员有这么些个毛病引起了众人的反感,可能现在A级单位的正职就
我们单位的D官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